其他
共 14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
作者:茹國烈|編者:饒雙宜、陳國慧、楊寶霖、石育棓
從「文化沙漠」轉變成「文化城市」,城市要經歷甚麼?多少個時代轉折?要採取甚麼政策?要有幾多機構和個人,多少年的投入和努力? 本書聚焦香港,講述這個城市由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推動文化藝術,到八...
編者:傅月美、陳國慧
【編者言】二十年,或再二十年的歲月 文:傅月美、陳國慧(特刊編輯) 回首華文戲劇節二十年歷史,的確是一樁令我們感到驕傲的事。聆聽諸位來自不同城市的華文劇界前輩把戲劇節的故事娓娓道...
編者:陳國慧、李慧君
《藝評》(Artism)未能定期出版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有限的資源加上編採的工作量固然是問題(希望不是藉口);而改版後對我們刊物內容和設計的要求,加上在讀者給予的寶貴建議和我們的想法之間拿捏平衡,...
編者:陳國慧、梁慧珍
《藝評》(Artism)改版後得到很多讀者和業界朋友的正面回應,亦給予我們很多寶貴建議,銘感之餘,也深覺本地對專業藝評刊物渴求的聲音。我們希望盡力在這片園地先做好,再慢慢開墾出更多的空間。本期專題為...
作者:陳國慧、梁慧珍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IATC〕在出版《藝評》(Artism)的路向與策略上,多年來都是因應本地評論環境的轉變而作過不同程度的調節和轉化,並深信這是在香港擔負藝評推廣工作所必須要面對的挑戰...
編者:陳國慧、鄭永強
戲劇演出是一種借助空間形式進行敘事(時間性)的綜合藝術,其空間形式包括:舞台調度,扮演者的表情、姿態,燈光、佈景、投影、道具、化妝、服裝……及其錯綜複雜的合成手法。倘若要描述戲劇演出的內容,必然是形...
編者:陳國慧、鄭永強
「一篤戲:一人一物喜劇藝術節」是劇場組合去年的另一重點策劃活動,創作人們在這劊作框架上交出了成績,令觀眾喜看到這種形式的更多可能性;評論人在「喜」之餘,當然更自覺地關心這些作品對本地戲劇文化所產生的...
編者:林驄
「臥虎與藏龍」計劃沒有如05年的「導演創作室」一般預先設下了一個探討主題,而在編輯本專題時,亦沒有在組稿上有特定的方向。但有趣的是,兩篇「劇評人報告」都不約而同地較多從「戲劇行動」(dramatic...
編者:林驄
從意大利都靈的世界大會,到韓國首爾的特別會議,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在2006年中的兩個會議,差不多都有著相同的議題,即劇場評論在當代世界的境遇,以及劇評人在新形勢下的困難和挑戰。這個議題某程度也在我們...
編者:林驄
本期以「尋找敘事語言」為專題,主要由多篇報告和記錄組成,都是幾位劇評人按每組導演的工作方式,以參與式觀察的方法與導演近距離接觸而寫成。 定 價: HK$ 25 圖片參考: 目錄
共 14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