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奇幻坊》——虛假地揭開虛假的面具
文︰肥力 | 上載日期︰2016年3月10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Viviana Cangialosi
節目︰真相奇幻坊 »
主辦︰香港藝術節
演出單位︰芬茲.帕斯卡劇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19/2/2016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其他 »

作為歷史上表演藝術重要一環的馬戲,很多時被排除於一般表演藝術定義之外,尤其是在香港,縱然香港有馬戲的團體或不同國家的馬戲來港演出,但至少我們鮮有定其為戲劇或舞蹈,但又不會與之並列討論。原因是我們在文化上被電視及電影文化影響,以為馬戲只流於一種雜技技術,一種以雜技員為主體的娛樂表演,少有提及其藝術性。然而,馬戲中的高難度技術,及當中所帶動的危險、緊張、娛樂、爆笑等氣氛,表演者舉手投足也吸引全場觀眾眼光的力量,無可否認有其難度及重大的藝術價值。而且在不同表演藝術界線越趨模糊的今天,有時劇場與舞蹈難以分割,劇場的戲劇性也受到重大質疑,單一化的表演,傳統的藝術形式已應付不了看慣電視電影觀眾追求更多新鮮度及刺激的需求。當代馬戲也不能單純以高難度或危險動作完事,而需要加入更多劇場性的調度,甚至戲劇元素。正如之前我曾到中環新填海海旁空地「歐陸嘉年華」中的「紫色牛牛」,觀賞當代雜技團Circa藝術總監創作的《觸不可及》(Close Up),當中也加入了很多戲劇及錄像媒介,來豐富整個節目,串連不同的雜技,令本來只是肢體動作的馬戲,加上層次及深度。

 

同樣,是次芬茲.帕斯卡劇團的《真相奇幻坊》(La Verità)也希望加入大量的戲劇元素,甚至,其演出的主題本來就是要探究何為「真」,準確來說是演出透過刻意暴露雜技與魔術的真相,來拆解舞台上盡是虛假的面貌。然而這種加入至為浮誇及平面的戲劇元素,卻要試圖去說明劇場的真相,最終只有完全失敗收場。從形式甚至根本的演出概念上,《真》並不如上述是以加的方式令兩種表演模式結合,而是以減的方法,借戲劇的功能去減弱雜技的美麗,令演出更為平凡。更大問題是,今天的觀眾已聰明得看透劇場的虛假性現象,多少劇團致力在掉棄虛假的話劇面紗,尋求接近貧窮劇場的還原戲劇的基本性時,《真》還要在觀眾面前做盡自以為很有哲學思辨的小丑戲,那些刻意暴露表演者瞬間轉換服裝,其實是後面有位黑衣人幫忙等技藝,實在俗不可耐。其中最差勁的一段,莫過於一位表演者示範如何放手自轉卻令豎著的竹干平衡而不倒地,答案就是旁邊的助手扶著。我難以想像這種低級趣味竟然出現在大劇院,而且這基本上在侮辱觀眾智慧的「表演」片段竟維持了大約十分鐘左右。配合雜技與雜技之間,一些陳腐得難以想像是出在大馬戲團之手的話劇橋段,不斷依靠一位長者向不同人士重複不斷說錯背後達利名畫的資訊,及其他人不相信掛在舞台那巨大畫布是真跡的片段,演出是虛浮、濫情、無聊,而且老舊,令整個演出變成一場庸俗不堪的業餘話劇。即便如當中有女雜技人攀繩至天而放下長布,或表演者控制銀色特製支架巨輪剛好經過躺在地上的幾個演者的精彩場面,也因為那些不堪的戲劇,老套的戲謔而失色。

 

如此,表演最大的敗筆,就是演出借眾所周知是虛假的劇場去探究何為「真相」, 為了質疑戲劇的幻象,竟然又用上浮誇的演技來呈現觀眾看膩了的戲劇場景。以致,為了處理馬戲團不擅長的戲劇元素,連帶減弱很是純熟而精彩的雜技表演。同時為了遷就話劇部分,馬戲時間也大大縮短,如男女乘著滾軸溜冰鞋,在圓台上做出幾個高速旋轉,卻點到即止,大為沒趣。最終,藝團不單因在劇場內說著人所共知的劇場虛偽話題,而減去了作為馬戲最基本的要素︰力量、節奏、速度,更重要是失去了掌控在場觀眾的氣氛。或者觀眾在表演者首次出來扮作過分熱情,從簾幕內衝到台前向觀眾揮手,而感到歡樂,但當這個場面出現三至四次後,便只會變成無聊。

 

又或者,我們可以將上述那些陳腐不堪的主題或無聊透頂的話劇,當成是藝團就是要表達的,那種讓觀眾感受劇場「真相」背後就只有虛偽與荒謬的技巧。只是,表演又未「沉悶」得足以令觀眾反思劇場表演的內在問題,思考表演藝術如何構成「真實」的概念。原因是台上的演者還是極力而純然地去表演他們拿手的雜技,而沒有探究「真」的成分。以及那些所謂虛假的話劇部分,還未誇張得令我感受到表演者刻意呈現假像,而只留下他們不擅演戲的感覺。唯一肯定的是,因著大量的戲劇片段,令演出整體節奏變得緩慢又拖延,做到了打破觀眾對馬戲帶有危險性及高難度的固有迷思,以致令一些炫目的雜技本身,也得不到原本應有的引人入勝的投入,而只是一場又一場的虛幻舞台技術觀摩。只是,這樣失去歡快的氣氛,減弱舞台幻象的華麗與神秘,又缺乏思考性的演出,除了提供一家大小或達官貴人因少看馬戲或劇場而獲得短暫娛樂刺激,究竟還剩甚麼意義?這種低質的馬戲卻成為藝術節的開幕演出,最後是否只會教育觀眾(包括在場那些公開表明自己少看演出的官員),以為只帶點娛樂性卻深度及技藝欠佳的表演,就是藝術?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英國倫敦金匠學院創意及文化企業(劇場及表演專業)碩士,現為藝術策劃人及監製,成立跨界藝術事業 FELIXISM CREATION公司,從事劇場、媒體、設計、市場策劃等工作,疫情期間更致力推動新形式表演藝術節目,一年內策劃超過十個不同類型的網上及跨媒介活動。同時,以筆名肥力創作藝評及插畫,2016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曾獲荷蘭、澳洲、北京、台灣、廣州及香港等藝術節及政府藝文單位邀請為駐節藝評人,及為不同機構撰寫專題研究文章。2020年獲荷蘭藝術節邀請為全球六位藝評人之一,撰寫有關疫情後藝術節、藝評如何展望未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