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禮.死人》:如何尋找存在過的證據?
文︰羅斌惠 | 上載日期︰2015年3月31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Carmen So
節目︰失禮.死人 »
主辦︰香港話劇團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25/1/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慈竹臨風空有影,晚萱經雨不留芳。」甫進劇場,便能看到這副對聯。它們被掛在「香港話劇團」新戲匠作品《失禮.死人》的舞台兩側,恍惚是在問進場的觀眾,死亡過後,我們還有甚麼可以證明我們曾在這時代洪流裡存在過。在短短的一小時三十五分鐘裡,劇中的演員們就用一個簡單的故事來讓大家經歷,試著找尋存在過的證據。

 

故事開始於大家都可能會經歷過的階段——「卡住」了。三十八歲的阿姍(溫玉茹飾) 在婚姻上出現了隙縫,跟丈夫的關係卡住了。與此同時,身在澳門的太婆(雷思蘭飾) 剛好過身了,於是她便展開了她的澳門旅程。過程中,她回望到十八歲的自己(岑君宜飾) 與太婆之間的回憶,好像從中找回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繫,以及我們為了甚麼而活在這世界上。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緬懷舊風味的香港人,也許這部作品會使你產生共鳴。佈景的設計現實地呈現一間老舊的房子,甚至連有些老一輩會把電話寫在牆上的習慣也表達出來,另外也不乏一些香港人成長裡或會接觸過的食物,例如生日時吃的紅雞蛋或茶粿。這恍惚要在這個發生於舊澳門的故事裡,再次展現一些在香港失落已久的舊歲月。跟舊風味扯不開關係的總是陣陣的人情味,編劇在劇中插敘了有關太婆與阿姍的生活點滴,滲透出強烈的溫情窩心,當然也夾雜了不少笑料。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阿姍跟表哥(馮志坤飾)遊覽澳門過後,買了一盒葡撻孝敬太婆,卻被太婆好友,良友叔(周志輝飾)笑指焦糖表層是燒焦了的那一場,正好反映了老一輩對西式新事物存有保留,既覺得奇怪又會去嘗試,的確令人捧腹大笑。

 

演員的精湛演技也讓觀眾更投入演出,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共鳴度。岑君宜演繹的阿姍活潑好動,充分表現出小女孩的傻氣,為本來已經趣味十足的故事錦上添花。不得不提的當然是雷思蘭演活的太婆,她的角色滿口客家話,對阿姍也是疼愛有加。太婆用客家話講述自己年青時當工人的經歷,辛酸得使聽得明白的觀眾流下眼淚,從中不難聽得出太婆對子孫有出頭天的期望。不過客家話可能為部分聽不懂的觀眾造成阻礙,倘若有天《失禮.死人》重演的話,導演可考慮如何在令所有觀眾聽懂對白與劇作味道上取得平衝,字幕機的運用可能會是一個選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姍與丈夫之間的感情變淡到出現問題,導演採用虛幻抽離的方法處理,二人一邊說著實在的對白,配上華爾滋的舞步,以及詭異的橙色燈光,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手法。

 

教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劇情與演員外,還有燈光。細心的觀眾,也許會記得第一場戲是太婆坐在安樂椅上,外面傳來裝潢工地的聲音,窗外黃昏的燈光微弱地變化著,整個畫面似乎象徵著時代的變遷、城市的發展,而太婆正正見證著這一切發生。可是場口與場口之間的Black Out算是相對的多,可能是導演想呈現電影感,交代現在與回憶,但過長的黑暗使觀眾感到斷續,尤其在這份感情為重的劇本上。另一個令筆者驚喜的是表哥駕著真正的摩托車載著阿姍離開舞台,同樣的劇情,導演可以選取其他手法,例如兩表兄妹裝作坐著摩托車,再以燈光配合,這種處理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在我們的成長裡,或許總會在某些位置卡住,對生活、甚至生存是為了甚麼,會感到迷失。筆者對《失禮.死人》的詮釋或者是要提醒觀眾再一次去接上人與人之間的連繫,好像太婆在劇中多次提出的家和萬事興一樣,家庭始終會是我們的歸宿。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