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獨立製作人廠牌為上海市場注入新活力
文︰安妮 | 上載日期︰2023年10月2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遇見自我系列」劇照(攝影:董天曄,照片由作者提供)
主題︰中國內地戲劇生態
城市︰上海 »
藝術類別︰戲劇 »

2023年10月

 

中國內地戲劇評論人奚牧涼在他今年5月為「藝評筆陣」撰寫的文章〈大眾文化浮出內地戲劇的水面〉中談到:「當內地戲劇行業一步步對接入早已遍及全社會的市場經濟邏輯,隨之而來的必然還會有話語權力語境下的大眾文化浮出戲劇的水面。」對於市場體量極為龐大的超級城市上海而言,這一趨勢尤為明顯。隨機打開壟斷性票務平台「大麥網」,在上海市「話劇音樂劇」分類條目下,娛樂性較強的中外IP音樂劇佔據大半壁江山,話劇則多為幾家主力製作公司出品的經典老戲或名著新排,即便是「上海國際藝術節」正在舉辦的10至11月,外國引進劇目、當代實驗性劇場作品等內容仍寥寥無幾,僅有的幾部此類劇目(包括即將上演的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作品《相對平靜》〔Relative Calm〕)目前銷售狀況均難稱樂觀。

 

上述趨勢事實上早有端倪。2017年底,上海市發佈了《文創50條》,其中明確提出要優化演藝設施佈局,鼓勵商業綜合體引進創新演藝項目,支持和鼓勵社會資本新建、改建劇場和演藝空間。2019年5月8日,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率先制定出台《上海市演藝新空間運營標準(試行版)》,政策扶持催生了一系列非傳統劇場空間的產生,統稱為「演藝新空間」,多家專攻「新空間」內容出品製作的公司迅速崛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位於上海繁華街區南京路商業圈中的亞洲大廈。曾為寫字樓的亞洲大廈於2020年春夏之交以中文版韓改音樂劇《阿波羅尼亞》的迅速爆火拉開演藝新空間的發展序幕,至2021年春,首批開出的十六個演藝空間全部完成入駐。入駐方將原寫字樓辦公室改造為與劇情匹配的沉浸式環境。以《阿波羅尼亞》為例,百餘位觀眾宛若置身二十世紀的紐約小酒館,看戲的同時可以點一杯酒,氛圍輕鬆浪漫。據統計,這種高度社交化的產品達成了驚人的複購率,「鐵粉」連看近百場,95%的觀眾為年輕女性。

 

中文版《阿波羅尼亞》誕生於全球新冠疫情初期,將鏡框式舞台改為環境式表演是製作方「一台好戲」為規避市場風險採取的自救措施。而至後疫情時代,當初的權宜之計辟出的一條小路已逐漸拓寬,如今,遍地開花的演藝新空間已經如劇本殺館、密室逃脫一樣,成為了上海文化娛樂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尚未出現第二個如《阿波羅尼亞》般的現象級項目,新空間的熱度和關注度也在逐漸回落,但觀眾的接受習慣已經悄然轉變,我們不再認為走進新空間看演出是一種多麼新奇的生活方式,與傳統劇場相較的較低票價也令其成為年輕人日常消閒的備選項。

 

極速變化的市場培養了新的觀眾群體。不過,今年仍有兩支新興表演藝術廠牌——「抱風嶼Tempest Projects」(以下簡稱「抱風嶼」)和「瘋閣樓Mad Attic」(以下簡稱「瘋閣樓」)——從市場緩步復蘇、商業性演出林立的上海乃至中國內地脫穎而出,以別具活力的面貌獲得一定關注。我提到的「廠牌」是指由獨立製作人主導的、具有個性化審美旨趣及藝術追求的表演藝術團體。它們與由藝術家主導的劇團、由資本主導的大型製作公司、由政府主導的內地院團等其他表演藝術團體均有差異。

 

抱風嶼的主理人翁世卉是常駐倫敦與上海的國際戲劇製作人,廠牌定位創新型文化公司,致力於各類表演藝術創作內容孵化及項目策劃、製作、管理運營。成立抱風嶼之前,翁世卉有15年專注國際表演藝術合作交流的從業經驗,她曾於2011至2015年在蘇格蘭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 of Scotland)擔任聯合製作人,同時擔任蘇格蘭政府和創意蘇格蘭中國項目顧問;2015至2021年,她任職於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是唯一曾於英國國家級藝術機構擔任全職製作人的中國人。

 

抱風嶼選擇比利時先鋒劇團「Ontroerend Goed」(以下簡稱「OG劇團」)個人戲劇三部曲(Personal Trilogy)中的兩部——《一個人的遊戲》(A Game of You)和《一個人的微笑》(The Smile Off Your Face)作為開門「大」戲。在我此前對翁世卉的採訪中,她說:「做這兩部一對一劇場作品的初衷,是對目前市場上新空間普遍商業化、泛娛樂化內容現狀的反思。」在我看來,要讓非常規劇場中的極小體量演出保持活力,以內容新鮮感不斷刺激觀眾來到現場,同時在藝術水準上與線下實體型泛娛樂商品拉開差距,對於內容生產者來說,恐怕還是要回到表演藝術的核心吸引力上。

 

儘管享譽國際的OG劇團作品《金錢世界£¥€$》已經在上海、北京等多個城市駐場演出了數年,中國內地觀眾對其仍難稱熟悉。瀏覽社交網絡上的評論,觀眾更樂於將曾亮相各大國際戲劇節的《金錢世界£¥€$》與近年來頗具人氣的現場娛樂產品相比較,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劇場藝術作品。《一個人的遊戲》和《一個人的微笑》均為情感濃度極高的作品,且因形式即為內容,每場僅能接待一名觀眾,觀眾的故事即為當場演出的內容,非在場的體驗無以感受它們神奇的魅力,因此也就具備了上述「核心吸引力」。為了將兩部歐洲實驗作品柔和地嵌入已高度商業化的上海市場,翁世卉將它們「打包」成一個系列,貼上「遇見自我」的標籤。非傳統劇場空間、沒有完整的敘述型故事、每天最多只能接待六十位觀眾的「遇見自我系列」在今年2月25日至8月27日的演出週期裡完成了二千餘場演出(每場約三十分鐘),卻僅接待了七千餘名觀眾。演出場地設置在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文化研究中心,同一棟建築物裡的主劇場擁有1,949個觀眾坐席,也就是說,主劇場進行四場演出(多為大型音樂劇)的效率就高於抱風嶼半年的演出量了。

 

「遇見自我系列」劇照(攝影:董天曄,照片由作者提供)

 

憑藉多年積累的國內外資源整合能力,抱風嶼的首部作品即獲得「仙童戲劇」與上海文化廣場的支持,由三方聯合製作出品,創作橫跨中國內地新冠疫情管控政策最為嚴峻的2022年,先後於英國倫敦、中國上海、比利時法蘭德斯大區進行演員面試與排練,直至今年春天才終於首演。目前,雖然抱風嶼暫時尚未收回為演出付出的經濟成本,但它從主理人翁世卉本人的反思出發,有效地帶來了從業者對市場與表演藝術本身的諸多思考,並以自身的逆市場冒險經歷指明了一種方向:在被流量演員、著名IP、爆款話題等商業性元素充斥的大市場之中,仍存在藝術引領商業的熹微可能性。

 

同樣具有國際學習與工作背景,瘋閣樓的主理人沈璐珺曾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戲劇製作與劇院管理專業完成學業,旅美期間就職於紐約Signature劇院、林肯中心藝術節和百老匯音樂劇製作公司Barbara Whitman Production,參與托尼獎最佳音樂劇《Fun Home》製作。2017年回國後,她重點參與百越文化(杭州)與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共同孵化舞台劇《狼圖騰》(Wolf Totem)在倫敦的演出;與「香港話劇團」策劃並執行製作舞台劇《德齡與慈禧》(普通話版)在內地的複排與演出;參與包括《笑面人》(The Grinning Man)、《攀越冰峰》(Touching the Void)在內的多部西區舞台劇的投資與製作。

 

沈璐珺在瘋閣樓籌備之初即確定要做一個關注社會議題的廠牌,她希望舞台上的戲劇不僅能重現經典,也能貼近現實。瘋閣樓的首部原創話劇《請問最近的無障礙廁所在哪裡?》(以下簡稱《無障礙》)靈感源自沈璐珺去年的骨折經歷,生活中驟降的諸多不便令她萌生了製作一部殘障主題戲劇的想法,居家修養期間,她通過視頻網站「bilibili」認識了「輪椅網紅」趙紅程,想法變得清晰。

 

《無障礙》由趙紅程本人出演,情境構建在她即將進行的一場公開演講之前,全劇通過趙紅程的自我回溯與人生剖析引領觀眾進入她的故事。我們起初是對並不熟悉的殘障人群的日常生活充滿好奇,繼而跟隨她的講述和表演,邁向對代際、身份、性別等更廣闊議題的思考。每個人都是某個向度的邊緣人,每個當代人都面臨相似的人生困境,這樣的立意具有普世性,作品也因此並非拘泥於個人經歷的私人化表達,而是通往可實現的公共討論。倘若這樣的作品出現在實驗劇場的語境中,我並不會覺得奇怪,聚焦周遭生活、將個人經歷與情愫搬上舞台是當下獨立青年創作者群體中常見的一種選擇,但它們往往囿於抒情,未能抵達更為深遠的表達。《無障礙》對行業的啟發性在於,她們妥貼地將作品放置在商業劇場中。

 

《請問最近的無障礙廁所在哪裡?》(攝影:王犁,照片由作者提供)

 

長久以來,「商業劇場」在中國內地的戲劇行業中都很難被認為是個中性詞,它指向娛樂化、高投入,以「開心麻花」為代表,常被指缺乏藝術性與思想性甚至諂媚觀眾。與之二元對立的是以藝術家為主導的獨立劇團不斷推出的實驗性作品,多見於各大戲劇節,因表現形式先鋒、表達主題私人化、敘述方式碎片化等複雜原因,此類作品難以形成規模性巡演,因此也就難在市場語境下討論。若要粗暴地在二者間劃定一個區分標準,即為是否存在依靠票房實現回收成本的可能性。如此分野大概是表演藝術的「中國特色」:商業劇場製作精良,創作者擁有完善的創作技術,「太藝術」成為對一些商業劇場作品的消極評價;實驗劇場的創作者大多更看重個人表達,同時因資金、實踐經驗、學習背景等因素影響,並不具備純熟的編創能力。因市場體量較小,觀眾基數不足,二者各有擁躉且彼此壁壘深厚,陌生人相聚談起「戲劇」常常雞同鴨講。

 

除了全部資金投入都來自製作人沈璐珺自費以外,《無障礙》完全採用了標準的商業劇場製作模式進行運作:製作從一個好題材出發,由富有經驗的編劇陳思安寫成一個好故事,再由擁有成熟導演技術的羅茜和其他主創完成精巧的二度創作。聯合主辦方、首演場館上海大劇院(小劇場)雖未能提供額外資金支持,但給出的「先演後結」劇場租賃模式緩解了製作前期的現金流壓力。上海、北京兩地的首輪演出總計11場,預計明年春天可以僅憑票房實現回收盈利。

 

總結來看,抱風嶼和瘋閣樓都在商業化較為成熟的市場環境中以藝術性為突破口,嘗試以專業度提升製作品質,依託市場優勢,萃取已積累一定觀劇量、希冀獲得更多元劇場體驗的觀眾,找到藝術與商業得以平衡的表達空間。兩位極具國際視野與豐富海外實操經驗的「80後」女性獨立製作人及她們的廠牌,正在為中國內地的表演藝術舞台帶來新的可能性。其實生活在實驗性獨立劇團此消彼長的北京,這些年來我一直寄希望於赴國外名校求學的新一代創作者以最新的創作語彙推動國內表演藝術的發展。抱風嶼和瘋閣樓的突然出現讓我意識到,從製作觀念的更新和專業化開始,以創新型方式整合國內外資源,推出標新立異的優質作品,不失為通向廣闊天地更為行之有效的一種路徑。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戲劇製作人、媒體人、表演藝術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