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琴家的傳承與文化擴展
文︰黎鍵 | 上載日期︰2003年11月11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見文末
日期︰見文末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一個小型的古琴音樂節「琴韻風流」,經已舉行了四場內地琴家的演奏會。十一月份,兩場的「香港琴家與琴文化」在中旬舉行。在中央圖書館還有一個古琴有關實物的展覽,復有四場關於古琴琴藝與文化的學術講座等。

 

會集了本港琴家在同一個場地上「演出」,本身其實並不容易,而通過演出還要探討所謂「琴文化」,則更需要有視野,有本地琴家的實踐與支持。

 

舉例而言,兩場的琴藝演出既有最為傳統的琴曲與琴的操弄,但卻破天荒地有古琴與電子音樂結合的古琴三部曲:《琴樂新創意》,古琴、口琴的合奏曲,還有新設計的古琴吟唱,歌曲創作琴曲等,在在都指向了廿一世紀在香港的琴藝新文化。

 

古琴音槳最微妙之處是一種「凍結」了的意蘊與面貌,最早凍結了的是要漢一種琴道思想,其他表是劉向《琴說》七例,所謂「明道德,感鬼神,美風俗,妙心察,製聲調,流文雅」,而最後一例則為「善傳授」。既然琴德、琴藝都要善於傳授,所以代代師傳,都離不開前述的六例,包括琴樂的功能要明心見性,自我修養。更要著眼於造美風俗,文雅聲調。古琴絕對是一種古代的清流,「俗樂」不應進入古琴,俗念也不應摻入琴心。是以琴藝的擴展並不容易,而琴樂的現代創作與「突破」更感困難。不過當然,一種經已凍結了的音樂是否需要「突破」,那是應該有所爭議的。

 

不過無論如何,作為一種歷代的文化現象,古琴音樂文化也代代有所增替,那是近二千年來古琴音樂發展的不爭的事實,如《樂府詩集.琴曲歌辭》載:「古琴曲有五曲、九引、十二操」。積累起來,也不外二十六曲而已,但從有案可稽的漢魏琴曲以來,至今共查得有琴曲三千餘首,不過去其重者則得六百餘首,而至今尚經常彈奏的有百餘首,是古琴曲歷代都有所創作與增益。如所謂創作,的確是有目的、有專業曲譜的琴曲創作,如南梁會稽人丘明作《碣石調.幽蘭》,唐代皮日休作《醉漁唱晚》、南宋姜白石作《古怨》,同是南宋的郭楚望作《瀟湘水雲》等,由於有文字譜與減字譜流傳,故原曲也得以代代傳承,至於所謂「增益」,則是種種音樂經口傳心授,(不一定有嚴格曲譜的各類音樂如古歌、曲藝、市井俗曲)進入了琴曲,是以不斷有所滋生與蔓衍,琴曲增至三千餘首,大概就是種種民間俗曲進入琴樂之故。

 

因此,琴音樂的歷代發展其實是有容乃大,其包容性強,古琴音樂亦得以歷久常新。時至香港的廿一世紀,音響音色的敏感度已因各種電聲技術而有所增強,古琴現已流行公開演奏,而演奏時又已確認了可以應用擴聲裝置,是古琴文化已不斷地在擴展。現時兩場「香港琴家與琴文化」的古琴演出已出現了作曲家陳國平的電子「四聲道古琴音樂」,而陳國平亦將在十一月下旬在學術講座中公開討論其研究的心得,題目是「古琴音波上的一些振動特徵」。而在古琴演奏的方式上,音樂會上也將出現有古琴三重奏,古琴的現代創作等。古琴文化歷代有擴展,時至今日,香港的琴家與作曲家,看來也正在回應著這一種新趨勢。

 

西漢劉向的「七例」,至今尚為香港的琴家所遵奉,不過信守之餘,也無礙於探索求新,這也是香港琴文化的一種特點。

 

演出日期及地點

 

10/11/2003 香港大會堂劇院

 

15/11/2003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原載於2003年11月13日《明報世紀版》)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