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瑛姐姐的魔法
文︰草木 | 上載日期︰2011年11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世界文化藝術節)
演出單位︰詩人黑盒劇場 »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葵青劇院演藝廳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寒武紀與威士忌》是一個香港「70後」的故事,一個被社會遺忘的世代。故事雖然只是集中主角阿紀的心路歷程,不過她和她的朋友卻是眾多「70後」的代表。而且箇中更涉及同代人對香港殖民地歷史和中國近代史的理解,其中有大時代小人物的無奈,但可以放開、不可以放棄的人生態度,卻是人類可以繼續繁衍下去的力量。雖然台上只有阿紀的大坑蝸居的幾個單位,但台上呈現的卻是滿天星宿的浩瀚和從寒武紀以來的漫長人類進化歷史。在整個「遊藝亞洲」的藝術節,可以說是最能代表香港的作品。

 

追本溯源,香港現在流行的世代論分析,是源於呂大樂的一本小書《四代香港人》。他根據香港人的出世年份劃分為四代人,第一代是經歷過戰爭的一代,戰亂走難是第一身的經驗,因為經歷過更悲觀的環境,對任何的情況,還可以平常心看待。第二代是戰後嬰兒(1946-1965),他們都是經歷升中試的一代,目前還在各行業位居要津。第三代(1965-1976)也是劇中的「70後」,當第二代還未交棒,事業難有寸進,又要應付高樓價。相對而言,第四代又或者是慣用的「80後」,在應付生活上還有父母的支援,而且第二代交棒的時候,很多時都會直接交給第四代,對未來還可以有一點憧憬。

 

呂大樂的小書是以一個戰後嬰兒的身分向同一世代作出的反省,而近年的保育和社會運動,「80後」的聲音已經不容忽視,但是「70後」依然是沈默。從四年前的《娛樂大坑之大娛樂坑》到今天重演後變成的《寒武紀與威士忌》,「70後」終於有黃詠詩為他們發聲。

 

劇中滿是「70後」的無奈。在阿紀和她朋友中,最像樣的維維打扮成一個律師,卻只是律師樓的秘書。前夫因為嫌她年紀大,和她離婚。父母離異,出自問題家庭的Sophie最終死於非命。嘉欣生活拮据,以敎舞散工為生。同性戀的Ken,性取向令他能和女性群體和洽相處;而他本來成長於低下階層的家庭,因為一位大學生的鼓勵而努力讀書,卻只能無奈地當一個助敎;他的敎授自說自話,學生也各自各精彩。至於黃詠詩飾演的阿紀,相信把不少個人經歷投入角色,是一位失意的編劇,一年可能只寫了兩篇主持稿。雖然一向和母親的關係並不密切,但母親突然因車禍離世,始終令她感到難過,沒有機會了解母親和她相處。個人感情路上也是非常波折,前夫是外國人,不能適應香港的生活而離異,現在戀上的是有婦之夫。她工作上受挫折,甚至連強姦清潔工人都失敗,代表連女性的基本身分角色都被徹底打倒。單親家庭長大的阿紀,樓下的阿伯成為她父親形象的投射,最後他的去世令到她覺得生無可戀,打算在自己生日的一天了結自己的生命。

 

但是「70後」最大的無奈其實是他們成長在香港最美好的時代,他們沒有經歷「麥理浩時代」的英國殖民時代,劇中提及的吉慶圍抗英歷史早已忘記。英文的地位當然重要,但是中文尤其是廣州話卻得到華人社會最大的重視,外國人也會學廣州話。如果有看過台灣電影《海角七號》裡日籍教師對台灣戀人的信件,就會更感到阿紀和前夫Brian的書信往還呈現的不只是個人的感情,而是時代的懷念和失落。

 

作為演員和編劇,黃詠詩都成功把阿紀推向人生的低谷,新生命的到臨也不能打消尋死的念頭。到了這一個地步,編劇已經沒有任何的道理可以說服阿紀,除非道理是由懂得魔法的譚玉瑛姐姐說出來。譚玉瑛不單是飾演阿紀母親、她的守護天使;主持兒童節目多年,她本身早已成為香港「70後」、「80後」、「90後」的集體回憶,帶給每一代小朋友希望和神奇力量。所以譚玉瑛不單是把父親帶到阿紀面前,而是讓她重拾兒時對未來的憧憬。

 

黃詠詩演後提及導演莊培德令她要了解香港的殖民地史。他自己就是這一個時代的例子:出生於香港的外國人,會說廣州話。導演亦把這個戲由女性的私人內心絮語提升到一個宇宙性的層次,不同語言的音樂、不同文化來源的舞火龍和舞蹈都能糅合在一起。

 

譚玉瑛姐姐謝幕時問戲何時會重演,相信不少觀眾都有同樣的期望,我也不例外。作為觀眾和評論者,還有很多地方值得細啄,希望魔法可以再次成真。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