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特斯的悲劇精神
文︰黃漢樑 | 上載日期︰2012年5月21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泰特斯2012 »
主辦︰香港藝術節
演出單位︰鄧樹榮戲劇工作室 »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
日期︰20 - 21/4/2012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泰特斯》與鄧樹榮導演猶如畫上等號!已經來到第三個版本的《泰特斯(2012)》,仍然絲毫不減觀眾的熱烈期盼,等待著導演為莎劇帶來新一次衝擊,為文藝復興時代的悲劇重新注入活力。演出貫徹過往別樹一格的鮮明︰著重形體與簡約風格,利用劇場美學凸顯出戲中血腥而殘酷的黑暗復仇,透過演員身體建構極端狀態下的荒謬與暴力。

 

莎士比亞筆下的《泰特斯》被譽為其史上最殘酷血腥的作品,講述羅馬貴族將軍泰特斯征戰哥德回國後,由被俘虜的女王塔摩拉所誘發起一系列的復仇悲劇事件。前後共十一位角色被殺,泰特斯貞潔的女兒被污辱後再割斷雙手及舌頭,仇人被製成肉餅再送到他們母親口中等。

在《悲劇的誕生》一書中,尼采認為真正的悲劇都用形而上的慰藉來解說我們(人類),所有事物基礎中的生命是不可被摧毀。「真理是羞的。我們有了藝術,依靠它我們就不至毀於真理。」在《泰特斯》一劇中,處處滲透角色之「生命不可被摧毀」︰復仇。選擇以暴易暴的取向主宰著每個角色的發展,成為了他們生存的唯一動力。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復仇的必然,命運的不可抗衡。

 

這種源自希臘悲劇的精神來自於兩種藝術上的自然傾向,阿波羅精神(Apollinian)及狄奧尼索斯精神(Dionysian)。日神阿波羅在於美的外在象徵,代表靜默的美,理性觀察思考世界的精神。源自希臘酒神祭的酒神狄奧尼索斯象徵情緒的放縱,一種交織著痛苦與狂喜狀態的非理性造型藝術。

 

已經過去的《泰特斯2.0》,筆者仍然歷歷在目,原因是其presentational(提示式)的演繹手法,完美地融合兩種藝術精神。於文本上保留復仇命運的無可逆轉外,演員的分割式演出為此劇帶來劇本以外更多思考及聯想。更有趣的是演員通過自我獨白式的演繹,更能為觀眾帶來狄奧尼索斯精神的感受。相反是次版本只保留少量《泰特斯2.0》的元素,增加不少角色對戲的「正劇」表演方式。無疑,此舉有助於文本的表達,令文字的內容自己發聲,令莎士比亞式富音樂感及詩意的對白得到完全釋放。兩種演繹的手法在眾位出色演員手中,仍然處處帶著無限誘人的魅力,可說是各有千秋。觀眾亦應有不同品味的追求,而筆者則認為《泰特斯2.0》版本中的痛苦與狂喜狀態更令人著迷。

 

今次筆者有幸欣賞的場次為午間演出,香港演藝學院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的天幕全開,日光映照在偌大的彷半圓式羅馬露天劇場中。全程沒有額外多餘的燈光變化,演員的一舉一動都在日光的照射中被無限放大。另外,安排於站立位置的觀眾更加成為了羅馬城的居民,目睹整件悲劇的經過仍然無動於衷。導演此微小的安排讓整個《泰特斯》的故事混入觀劇的觀眾中,整個「空間構成」(Spatial Formation)流露著人性化特質,實為出色的安排。

 

是次演出雖然談不上莎劇的重大突破等的壯麗形容詞,但當中演員們踏實的演繹仍然不失為一個極為出色的演出。演出最後以不停轉圈的「蘇菲舞」(Whirling Dervishes)作結,猶如一切罪孽皆由此而起,由此而終的宗教式收結,既回應《泰特斯2.0》的演出,又可看作對《泰特斯》文本的回應,的確令人如痴如醉。

 

(原載於2012年5月《三角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本地實驗劇團HerStory創團成員之一,熱愛劇場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