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灣表演藝術預視——六個尋找關鍵詞的劇場人(二)
文︰楊景翔 | 上載日期︰2019年3月28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藝術類別︰戲劇 »

(編按:2019台灣表演藝術預視——六個尋找關鍵字的劇場人(一)

 

關鍵詞:合作、融合、深耕

 

「將今天我們所有人所棲居的世界看成一塊『漂流之地』,『脆弱的個體』在這裡與『多孔的現實』相遇。在這塊土地上,只有那些流動的、性質曖昧不明的人或物,才能在一個永恆變動的環境中、在持續自我越界的持續狀態下生存適應」

 

《液態的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魏雋展、黃思農,同樣1981年生,同樣在大學時期與同好創立劇團,是台灣2000年後,從學生團隊逐漸成長為專業劇團的代表。

 

2002年開始,「再拒劇場」——全名「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1]——以「拒絕」是一種戰鬥的姿態,走過十七個年頭。團長黃思農是劇場、當代藝術、聲響與音樂的跨域創作者。從早期探討當代的勞動青年處境的《美國夢工廠》到《諸神黃昏》,關心主題不離邊緣的存在狀態。其中《諸神黃昏》目光不僅僅停留於演出的「結果」,聚焦生產過程本身的反思,歷經八個月「無導演」的集體工作,不同領域的音樂人、劇作家、演員、操偶師及藝術家,彼此帶領性質迥異的工作坊與排練——從讀書會、主題式的自動書寫與拼貼詩到文本的產出、達達的聲響詩、雜沓、器樂即興,到製偶與操偶訓練等,以一系列集體創作勞動思考所謂「跨越既定藝術範疇」的「跨」與「去導演中心」的多媒體劇場實踐。

 

此演出獲得2017世界劇場設計展聲音設計金獎,以「回應華格納以音樂為主導的總體劇場,將聲響演奏、噪音龐克、重金屬、革命歌謠等元素放入這個劇本的當代詮釋裡」(黃思農)。

 

「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黃思農(照片由作者提供)

 

2014年,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四連棟中首演過程中、狂躁、多焦、偶發、當下性的集體力量迸發,十位創作者:王詩琪、吳青樺、張亟米、曾彥婷、黃亭瑋、黃思農、黃緣文、劉柏珊、蔣韜、鄭尹真,在聲音齊放與多重的空間運用下,詩意引發一連串對當下處境的哲思,「為劇場與現實的關係找到一條出路,而演出本身能夠讓觀眾在劇場空間中閉上眼享受文字與聲響」(陳佾均)[2]

 

除了跨界、去導演中心的集體創作,「再拒劇團」兩部音樂劇場作品《沉默的左手》、《春醒》,前者以隱喻、象徵、挪用等手法,從神話、新聞、歷史為素材,重構與顛覆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體現出台灣新移民的處境,後者則是一則「青春的傷歌」(紀慧玲)[3],對升學主義、威權及壓抑、反智的性教育與性別教育,提出嚴厲的指控。

 

「三缺一劇團」魏雋展(攝影:Terry Lin

 

同樣在2000年初期,2003年魏雋展在輔仁大學英文系時期,與三位熱愛表演同學創立,一開始他以獨立演員身分,在林奕華導演的《包法利夫人》中,嶄露頭角,2008年鄰人中策展的《漢字寓言:未來系青年觀點報告》,以獨角戲《罰》展現驚人的獨腳戲魅力,「他又說又演、夾敘夾議地敷演了一個學生遭受強烈體罰而想跳樓自殺的故事……,觀眾席不斷傳來笑聲,但笑聲當中總是會令人感到一絲絲的沉重與心酸,為這名學生,為自己可能曾經的受罰歲月,為台灣的教育體制……」(于善祿)[4]

 

2009年,魏雋展的單人表演,再度進化,在無獨有偶劇團《最美的時刻》,魏雋展同樣一人分飾多角,以「演員」扮演替人執筆「代筆作家」,並透過「偶」為媒介,展演「變形」成為「他人」的過程。《罰》與《最美的時刻》,將魏雋展的單人表演,推向高峰,精巧的運用身體、聲音帶領觀眾自由的進出角色轉換與敘事空間。

 

2014年起,魏雋展為了打破目前舞台劇快速創作環境和三缺一劇團的夥伴開啟了歷時兩年的「土地計劃」,「除了讀書會外,他們也到當地拜訪雲林蚵農、溯濁水溪而上到溪洲、到集集攔砂壩,再將田野調查的資料與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吳孟軒)[5]

 

《蚵仔夜行軍》是三缺一劇團創作方法與美學定位的標誌作品,以長期田野調查、實地訪視作為作品內容來源的基礎,以「現成物」、「面具」、「默劇」、「口述歷史」、「高度寓言化」的手段,以「蚵」喻人,讓台灣漁村存續與工業發展之間糾纏不清的矛盾,在童話般演出形式中,展現創作者對土地的珍惜。

 

綜觀黃思農與魏雋展的遊牧創作歷程,不論是從獨立表演者到藝術總監,或者在創作風格上從聲響藝術到音樂劇場,從單人表演到集體創作,他們多元、跨域的作品風格,在對土地、當代處境、歷史及美學論述上,呈現出了極具「精、氣、神」生猛力量,也同時接延續了台灣小劇場在千禧年後的二十年間,積累的原創力量。

 

蔡佾玲、林子恆、陳仕瑛、洪千涵、魏雋展、黃思農,這六位台灣劇場的中堅分子,從演員、導演到劇團藝術總監,在台灣十幾年的耕耘下,在多元、流動的創作環境中,逐漸穩穩扎下自我越界的創作脈絡。



[1] 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網站:http://against-again.blogspot.com/

[2] 陳佾均:表演藝術評論台,〈觸及當代存在的喧囂《諸神黃昏》〉,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11371

[3] 紀慧玲:表演藝術評論台,〈我們生下了孩子們《春醒》〉,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8509

[4] 于善祿:評動見体劇團《漢字寓言:未來系青年觀點報告》,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11287641

[5] 吳孟軒:〈劇場作為一種社會評論《土地計劃首部曲》〉,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14085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臺灣嘉義縣人;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組碩士,師從賴聲川及Lissa Tyler Renaud,現任臺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楊景翔演劇團藝術總監,曾任臺灣藝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2014-2017),TVBS戲劇中心編劇統籌(2013);2012年代表臺灣入選日本利賀「亞洲導演戲劇節」;劇場編導作品二十餘部,除原創及經典文本改編之外,形式亦橫跨歌劇、音樂劇及肢體劇場,2011年於客家電視台連續劇《阿戆妹》任戲劇指導及編劇統籌,該劇入圍第47屆金鐘獎最佳編劇、最佳戲劇等六項大獎,近年導演作品包含:楊景翔演劇團《平庸的邪惡》(聯合編導,香港愛麗絲劇場實驗室主辦,2019)、《失眠的人-莫子儀X黃裕翔 音樂劇場》(聯合導演,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女僕》(導演,2017)、《明年,或者明天見》(編導,2015)、《在日出之前說早安》(編導,2013,第二屆烏鎮戲劇節),高雄春天藝術節─歌劇《魔笛》(導演,2015),創作社《四情旅店─蜜月》(聯合編導,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Holy Crab! 異鄉記》(導演,2016)、《愛滋味》(導演,2015),《檔案K》(導演,2013)、《我為你押韻─情歌》(導演,2011-2015),上海華人夢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X開心麻花《愛與謀殺的紳士指南》(A Gentleman's Guide to Love and Murder)音樂劇中文版(導演,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