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即時評論:絲綢之路藝術節2009
共 11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
文︰聞一浩|上載日期︰2009年11月20日
這是自己第二次看沈偉編舞的作品,上一次是二零零六年新視野藝術節的《天梯》與《春之祭》。當時覺得他的作品視覺元素很豐富,但內容比較單薄。這次他重臨香港,帶來由遊歷西藏、吳哥窟與絲路經歷所孕育出的三個作...
文︰聞一浩|上載日期︰2009年11月20日
究竟我們該如何保存傳統藝術?怎樣才能令傳統流傳下去,而不會被視為過時、老套?「格魯吉亞國家舞蹈」團創辦人Iliko Sukhishvili 與Nino Ramishvili認為,抽取傳統民間藝術重要...
文︰貝亦雯|上載日期︰2009年11月20日
我們經常在潘惠森作品裡找到以下特徵:荒誕、幽默、故事情節薄弱、人物性格曖昧含糊、對廣東話的特殊敏感度、語言的溝通功能被肆意打碎和重構、作品戲劇性不是建築在戲劇行動上,而是在特殊的戲劇處境中,經營出迥...
文︰Obi|上載日期︰2009年11月20日
《敦煌.流沙.包》是絲綢之路藝術節的節目之一,以絲綢之路作為創作題材的劇作,也是潘惠森作客為香港話劇團編導的作品。潘惠森的劇作一直被視為荒誕劇,原因除了因為對白設計精煉,帶有西方荒誕劇色彩外,還因為...
文︰陳瑋鑫|上載日期︰2009年11月20日
《大路西遊》是瘋祭舞台2002年的作品,七年過去,今年「絲綢之路藝術節」迎來的是第二部《(阿)公審三藏》。這個新的《大路西遊》同樣關心香港與國內發展的種種光怪陸離,觸及的議題亦不少,難得處理上舉重若...
文︰鄧蘭|上載日期︰2009年10月26日
10月24日看了「絲綢之路藝術節」的《中亞天籟》。節目分三部份,分別由「天山樂團」(吉爾吉斯坦)及遊吟歌后Uljan Baibussynova(哈薩克斯坦)演出上半場,下半場由殿堂級演唱家卡西莫夫與...
文︰貝亦雯|上載日期︰2009年10月21日
《大路西遊2之(阿)公審三藏》的製作設定十分清晰,就是要介入一個「文化議題」。導演何應豐在筆記中寫道:「假如2003年的《大路西遊》是探索中國西北大開發背後的荒誕,《大路西遊2之(阿)公審三藏》恐怕...
文︰慧子|上載日期︰2009年10月21日
「瘋祭舞台」的《大路西遊2之(阿)公審三藏》為今屆「絲綢之路藝術節」的參演節目之一,掌舵人何應豐身兼編劇、導演、填詞及舞台及服裝設計,身居多個重要職銜,展示其高度的參與性,說《大》劇屬一齣極具個人風...
文︰陳瑋鑫|上載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今年的「絲綢之路藝術節」為本地製作打頭陣的是「不加鎖舞踊館」與「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共同創作的《九色鹿》。演出把光影偶戲與現代舞及舞踏等元素混合,集合香港及馬來西亞的創作團隊,各展所長,將源於佛經故事...
文︰時惠文|上載日期︰2009年10月12日
「絲綢之路藝術節」的大型開幕舞劇《大唐賦》,氣勢恢宏,艷麗多彩。文化中心大劇院座無虛席,觀眾引頸以盼。「陝西省歌舞劇院」演員精湛的技藝,加上變化多端的舞台佈景,再配合聲、光、影的多維視聽效果,可謂一...
共 11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