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會定期與本地或海外之報刊或媒體合作策劃藝評專欄,文章於專欄發表後,將安排上載於「月旦舞台」。
文︰劉志剛|上載日期︰2017年11月6日
七月天,台北上演了浦契尼的歌劇三部曲(又稱「三聯劇」)。一個月之後,香港也演,不過是三分之二:沒有演首部曲《外套》( Il tabarro)。
以種類區分,浦契尼三聯劇的頭兩齣是悲劇。香港歌劇... |
文︰余卓伶|上載日期︰2017年10月18日
我看這場演出前,未有聽過《愁空山》,完全沒有原先由中樂團演奏的印象、聲音和意義。吸引我入場的並不是這首相當出名的笛子協奏曲,更不是耳熟能詳的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而是一場國慶音樂會,竟然選了兩首「... |
文︰余少華|上載日期︰2017年10月12日
2017年10月
香港中央圖書館十樓藝術資源中心,「藝聲緣:香港—上海雙城唱片記憶」正在展覽(2017年8月30日至11月30日)。主要是藝聲唱片公司出版過的中國音樂唱片,並展出中國政府在唱片出... |
文︰黎曜銘|上載日期︰2017年10月6日
近日,由於參與了一張業餘唱片的宣傳工作,於是有機會與香港的音樂人討論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每當談及爭取政府資助的想法,最常聽到的論調就是:不用資助,其實不被阻撓,已是拜託。這令我想起一隊香港樂隊的小故... |
文︰黃志華|上載日期︰2017年7月26日
2017年7月
以下是一些較枯燥的音樂會資料,希望讀者能耐心讀完,因為,這多少都與音樂家的史料有關。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廣東音樂系列」音樂會,從2010年至今,已舉辦了四屆,其中有... |
文︰黃志華|上載日期︰2017年7月10日
2017年7月
剛過去的六月份,香港有兩位音樂大師離世,一是粵樂大師馮華,一是音樂大師于粦,使筆者有些黯然神傷。
馮華的一生,都獻給粵曲粵樂!而于粦的一生,也有好些時間是用於創作跟粵曲... |
文︰李慧中|上載日期︰2017年6月2日
2017年5月
讀音樂的困難是甚麼?不是個人天分、不是努力程度,而是整個過程。從中三選科、修讀高中音樂科期間、以至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音樂科,學生們都會遇到種種困難和障礙,令他們不可或不願選修高... |
文︰李慧中|上載日期︰2017年5月11日
2017年5月
要提升一個地方的藝術水平,當地政府任重道遠。在興建表演場地、邀請世界級藝術家到訪獻技的同時,香港政府也致力推行藝術教育,擴闊參與群眾、培育具潛質的藝術家、推動藝術行政和提高觀眾的... |
文︰鄭政恆|上載日期︰2017年5月9日
《世紀.香港》音樂會是今年香港藝術節的委約節目,屬於「賽馬會本地菁英創作系列」,往年的《炫舞場》和《大同》都是同一系列出品。香港地「隔行如隔山」,相信沒有主事人在背後穿針引線,一般而言少有這種跨界演... |
文︰楊美英|上載日期︰2017年4月25日
2017年4月
目前正在熱烈進行的「臺南藝術節」[1],已經堂堂邁入第六屆,整體活動規劃中,以「城市舞台」最具在地特色,可說從一開始便是引人注目的亮點,持續至今,每年甄選節目的遊戲規則與時俱進,... |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