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頭鎚》支持本土大型音樂劇
文︰吳婷婷 | 上載日期︰2017年1月16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頂頭鎚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08/01/2017
藝術類別︰戲劇 »

《頂頭鎚》是香港少數的本土大型音樂劇,皆因成本不菲,相信只有「香港話劇團」等具規模的劇團,方能承擔此類大製作。《頂頭鎚》除了有香港話劇團的專業演員外,也請來不少外援,包括香港舞蹈團的成員參演、高世章作曲、岑偉宗作詞、還有樂隊現場伴奏,全劇約兩小時三十分鐘,屬水準之作。

 

取材自本地史

 

香港話劇團不時從歷史取材,將本地史化作舞台故事,值得一讚。去年的《太平山之疫》正是一例,演出將香港1894年的大型鼠疫故事搬上舞台,同樣,《頂頭鎚》也從本地史取材,靈感來自1936年中國足球隊首次打入奧運會,其中逾半數球員均來自香港的南華會,包括亞洲球王李惠堂。編劇、導演兼藝術總監陳敢權在資料搜集方面,明顯下過不少功夫,才能寫出許多歷史細節,例如:球隊為了籌募經費到德國柏林參加奧運會,而展開亞洲巡迴表演賽,當時還得到新加坡、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及緬甸等地華人的熱烈歡迎。又例如:興建英皇道的一段歷史,政府僅以英文公函通知小商戶搬遷,引起公憤,然而,對於2017年的觀眾來說,英皇道早已是生活的一部份、電車理所當然的必經之路,所以,當眾演員齊唱「去你的英皇道」時,不禁叫觀眾反思之餘,也換來會心微笑。

 

小品與大時代故事

 

《頂頭鎚》雖然寫出許多精彩的歷史細節,卻也略為失去重心。故事從三十年代的香港足球員出發,若能加以描述當年南華會的發展,又或更深刻地著墨於街巿當地無師自通的足球員,足以成為一齣出色的小品,但創作人似乎並不甘於此,所以加入了不少有關抗日的篇幅,例如男主角街巿仔的女友的抗日活動、街巿仔妹妹跟日籍男朋友的戀情、以及書院仔父親與日本人的關係等等,然而這些故事既跟足球關係不大,也未見太大驚喜,以致小品未能發展成大時代故事之餘,反而有點「唔湯唔水」,最終淪為頗為平凡的抗日故事,稍為可惜。

 

另外,由於枝節頗多,以致模糊了主題,《頂頭鎚》看似想說香港人打不死的精神,卻也欲強調我們理應以中國人的身分為傲,感覺較為鬆散,未夠深刻。香港話劇團多年前曾創作大型音樂劇《城寨風情》,沒有大時代背景,只有濃濃的人情味,反而更能觸動人心,故《頂頭鎚》或可減去大時代的部分,轉而加重小人物的細節,也許會更吸引。

 

值得支持的製作

 

然而,《頂頭鎚》仍然是值得支持的製作,因為演員、導演、佈景、編舞和音樂方面也是上佳的水平。香港話劇團演員表現平穩,飾演街巿仔鄭開滿的劉守正,以及飾演書院仔林家振的王維,「一高一矮」演活了角色,飾演煥璋的黃慧慈也表演突出,在離開香港上船前獨唱的一幕,甚為壓場,飾演玉儀的陳煦莉也十分討好,尤其是在大型精美佈景的配合下,例如那個如實物大小的蓮花宮,令玉儀和日本人談情吃糖水那幕更豐詩意。不得不提,當然是地道的廣東話歌詞,令整個演出感覺親切,若能將歌詞印在場刊當中,想必能讓觀眾更容易細味當中的深意。編舞楊雲濤也應記一功,皆因要足球動作變做舞蹈和形體,殊不簡單,正如黃俊達在場刊中分析,一個動作可分拆為八個動作小節,演員身體像樂章般吸引和牽動觀眾情緒。

 

《頂頭鎚》2008年首演,今次是第二度重演,還望再重演時更有驚喜,也希望本地劇壇未來有更多的音樂劇創作。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傳媒人,熱愛表演藝術,評論文章散見於《蘋果日報》、《明報》及「立場新聞」,另外亦是專頁「舞台劇地帶」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