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63》顛覆孔子傳統形象
文︰何俊輝 | 上載日期︰2016年10月27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孔子63 »
主辦︰中英劇團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15/10/2016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麥秋構思故事兼導演、鄧安迪與葉君博合力編了七稿才搬上舞台的《孔子63》,是繼《憨大人》後另一齣以借古諷今手法諷刺、控訴現今香港社會及政治環境的中英劇團劇作,劇中的孔子(張可堅飾)形象跟謙厚仁愛的傳統形象有顯著分別。

 

戲的處境是 63 歲的孔子帶領弟子們赴任楚國,怎料被陳、蔡兩國的官兵圍困於荒野,孔子便邊繼續教學邊跟弟子設法衝出重圍。上半場,從孔子跟陳、蔡兩國士大夫的對話中,可見演來像謙謙君子但見擇善固執的孔子討厭陳、蔡兩個的禮樂崩壞,認為楚國不會像這兩國般有著普遍人沉淪聲色犬馬、爭名逐利的社會風氣,並較能安居樂業而非不顧窮人死活。有趣是在堅拒陳、蔡兩國的招攬戲後,可見編劇埋下顛覆孔子好形象的伏筆,安排老子指孔子看不起無所作為的樹(以樹喻人),做人其實有偏見、有野心而非徹底實踐中庸、儒家式的生活態度。

 

孔子於戲的下半場已被拆穿為一個假仁假義的偽君子,竟是女扮男裝的弟子子巽(黃頴雪飾,編排上諷刺孔子只收男門生而不收女門生屬性別歧視,略嫌子巽的造型很難令觀眾聯想到是女扮男裝)力斥孔子把《詩經-關睢》中的名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曲解為描寫君臣之禮,連世間存在的愛情也不敢面對,是盲目道德到騙人騙己和誤人子弟。其後劇本更道出另一些同樣令觀眾驚訝或心寒的例子,強調孔子是個不擇手段的狡猾、狠辣人,包括編撰《春秋》時隱惡揚善地處理涉及孔子的歷史,以及孔子當官時誅殺少正卯(吳華新飾)這個「異見人士」。少正卯本是個深受年輕人歡迎的老師,孔子可能心生妒忌才找罪名判他死罪,偏偏子巽的恩師其實是少正卯而非孔子,她跟孔子上課只為當臥底找機會替恩師報仇。對筆者來說,子巽揭露臥底身分後罵孔子及其擁護的政權太獨裁,不相信民間智慧不還政於民,正是現今香港政治困局的寫照;至於為「道德」而狡辯、說歪理甚至做壞事,在現實中亦有甚多這樣的人或組織(如明光社、伊斯蘭國)。當然歪曲歷史,胡亂捉拿異見人士兼判罪,也見編劇在借古諷今上夠一針見血,使觀眾一看便聯想到現實中有何跟劇中類似的事件。

 

基於篇幅有限,劇中欠缺戲份寫子巽當臥底時的心路歷程,但黃頴雪於整齣戲演來令子巽顯得聰慧堅毅、自信果斷、敢言善辯、有勇有謀有使命感,是全劇最討觀眾歡心的角色。唯一突兀是當子巽行刺孔子失敗時,竟寃枉陳/蔡國的士兵陳臂(麥沛東飾)才是刺客,帶來的是一份教觀眾摸不著頭腦的無賴加愚蠢感覺,既有違編劇早就建立好的角色形象、個性,也不像現今的議員般為表達某政治理念而施行看來無賴但具諷刺意味/控訴力的招數。

 

陳臂於編劇筆下像古代版花生友,總是以局外人身分看著孔子與眾門生上課,並不時對課堂中的一些說話、事件指指點點,從眾多內涵欠奉的指點之言(卻把角色的個性特點建立得清楚)中,可見陳臂傾向認同孔子的教導。劇末陳臂拜孔子為師,便深刻寫出他對士兵一職其實身不由己,最後還是選擇走一條自己想走的路,這種清楚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並坦誠面對自己的做人態度,值得成為觀眾的榜樣。

       

劇中老子啟迪孔子的兩場對話戲及 63 歲的孔子跟三個不同人生階段的「自己」(都較年輕)對話的戲,在視覺效果上皆似讓觀眾進入孔子的腦海,以更具體地感受到他反思時的過程。不過幾場對話戲的內容和演繹效果予人未夠推動力促使孔子向眾門生道歉,並宣布師生各散東西之感。而在道歉後包括子巽、陳臂在內的所有人齊跪拜以示接受道歉並繼續跟隨孔子學習,亦予人太戲劇化之感,要知道子巽沒理由那麼容易原諒殺恩師之人(否則便不會在做了臥底多年後揭發真相)。

     

中年子貢(白耀燦飾)以說書人的身分介紹孔子幾位重要弟子時,讓觀眾感到孔子有教無類得來是會偏心,中年子貢說子淵(張志敏飾)最得孔子歡心,而年輕時的子貢(邢灝飾)則被視為「貪錢」和「得把口」。事實上,長伴孔子的子淵在得到孔子允許下,常代替孔子教導師弟們,但要注意中年子貢之言其實是講笑多於心酸,孔子本來就清楚年輕子貢是能言善辯(子貢拆穿蔡國使者謊言的一場戲便惹觀眾好感),安排子貢潛入楚國試勸服當地朝廷中人派救兵算是知人善任,到子貢回到荒野後遭子淵責怪他花太多時間賺錢買米糕卻沒盡力找救兵,也見孔子對子貢懂靈活變通深表讃賞,亦見孔子有著能化解兩位大弟子紛爭的前輩魅力(張可堅把孔子演得既沉實又具壓台感),和子淵有肯認錯的胸襟,連串戲份可見編劇對每個角色的個性、特質都有深入了解,是否心懷愛與信任?在描繪上顯得微妙、不單調和有血有肉。

   

《孔子63》還有不少處理得細緻的地方,如古時的坐姿與說話方式便演繹得似模似樣,使觀眾不會感到突兀和難投入劇中。台上的布景甚有荒野的味道,除了那棵禿樹能喻人外,似殘舊的橋亦予人豐富的解讀空間,既可象徵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可象徵劇中人所走過的路都不平坦,但總有出路。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討厭偏見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