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哈根四重奏音樂會》
文︰夏康 | 上載日期︰2015年10月12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Harald Hoffmann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哈根四重奏 »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日期︰10/6/2015
藝術類別︰音樂 »

2015年10月6日,享負盛名的哈根四重奏(Hagen Quartet),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為樂迷獻上全德奧曲目的音樂會。1981年成立於奧地利薩爾茨堡的哈根四重奏,開始時四位成員皆是薩爾茨堡莫扎特樂團 (Mozarteum Orchestra Salzburg) 的中提琴手、Oskar Hagen的兒女,其實他們在幼年時代已經常合奏。現時成員之一的Rainer Schmidt,乃組合的第三代第二小提琴手,但其實他亦早在1987年加入;其餘三位哈根氏成員,從未變更。

 

哈根四重奏的背景,容易令人產生兩種聯想:一,這家庭組合的默契,定必天衣無縫;二,他們肯定是德奧作品專家。的確,觀乎他們昔日的演奏及錄音曲目,雖然頗為全面,惟德奧作品的位置實在是重中之重。經過三十多年專業高峰的磨練,他們的演繹定必完美無瑕,對不?

 

一切由十多年前的往事說起。當時筆者資歷尚淺,卻驚覺身邊的室樂朋友都對哈根四位沒甚好評。是音色嗎?還是演繹?到了2003年香港藝術節,終於有幸現場聆賞,當時感想卻是「每位成員演奏優美,合奏起來卻有欠和諧。」再翻看過往自己寫過的相關CD評論,竟亦好壞參半。

 

還有一事必須交代:自2013年中起,哈根四重奏獲得日本音樂基金借出一套四部Stradivari名琴。這套別稱「帕格尼尼」的樂器,曾經被包括克利夫蘭四重奏 (Cleveland Quartet) 在內的多個著名組合使用過,而當年克利夫蘭四重奏利用此套樂器灌錄過的專輯,美不勝收,一聽難忘。雖說現場演奏及錄音製作是兩碼子的事,不能作比較。然而,參考價值不能否定。以下再述。

 

是此香港音樂會,上半場為與德國單簧管演奏家Jörg Widmann合作的莫扎特《 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K581》。音樂甫揚起,四位弦樂家先以和煦而收斂之聲作引,迎來單簧管更為豐富的獨奏色彩。Widmann為主,哈根為次的格局已定,坐在中央的單簧管手主導音樂的緩急頓挫,弦樂家相應配合,顯出高度室樂默契。而Widmann的演繹的選擇,整體趨於和雅,流麗跳躍的演奏只限於個別樂段。如是者,首樂章〈快板〉,當晚演奏絕不輕快,奏者們反而著緊於每一樂句的線條修飾,效果美而動人,亦好在於拖泥帶水前卻步。這般風格,亦剛好充分展現哈根奏者們的「新音色」:無論是因為自身的進步,還是基於「帕格尼尼」的名琴的帶挈,十六弦線相織交錯,在單簧管線條下奏出足以媲美克利夫蘭四重奏錄音的和諧,這對哈根來說是個大突破。要說瑕疵,那就是當主旋律交棒由第一小提琴手Lukas Hagen負責時,他往往以靠近琴碼的位置把拉奏長音。這本是非常普通的處理手法,只是他運弓所營造的音色卻有欠圓潤,這跟整體演繹的和諧色彩頗為相異。尤其是第二樂章〈甚緩板〉中,單簧管及第一小提琴作抒情對答,後者的音色便有「配不起」前者之嫌。

 

剛才說到,首樂章〈快板〉並不輕快,那第三樂章〈小步舞曲〉其實也欠缺舞曲應有速度。一切都是演繹的藝術決定,純粹聽起來還是賞心。這〈小步舞曲〉有兩個Trio部分,第一個全由弦樂負責,單簧管則在第二個Trio才進入。Widmann在後者短短的一段,奏得生動活潑,以發音變化大放異彩,為原本偏慢的舞曲處理添上活力朝氣。第四樂章乃主題與變奏體裁,五位演奏者各領風騷,Widman的精湛演奏更令整首樂曲推向高潮。另一方面,變奏間,主次輪替,不難發現中提琴手Veronika Hagen的音色和樂句處理,比Lukas更富表現力和說服力。

 

哈根奏者們的揉音,雖然收斂,卻不從容,或許有聽者會認為始終不合於莫扎特。無論如何,那種細密中帶尖銳的質感,卻對挑戰神經的晚期貝多芬非常合適。下半場的貝多芬《升C調第十四弦樂四重奏作品131》,最令筆者期待。筆者不打算把七個樂章逐一詳述,以下概論該已足夠。

 

樂曲由第一小提琴獨奏掀起序幕。Lukas Hagen運弓一拉,就是毫無保留的強弱對比;第一樂章的緩慢賦格隨之展開,對位樂句中四位奏者流露各有特色而互相牽連的特質。整體而言,四位奏者在細密緊湊的揉音及無揉音奏法間徘徊,營造空冥與劇烈張力間的層次。其中,第一小提琴的演繹最為尖銳閃亮,而第二小提琴手及中提琴則適切地以感情豐富卻細膩的線條,作出平衡。在往後的樂章,中音部的兩位奏者穩定可靠,音色美而不華, 證明了他們才是中流砥柱。大提琴家風格傾向跳脫,其音色則稍欠沉厚,所以支持重心明顯在中音部。四位的各自的特質,成為整首演繹的色彩素材。

 

作品中最長、位處中心的第四樂章,標題為〈不太慢的行板,極如歌地〉,而奏者們的速度選擇,則再次明顯偏慢。在此,剛好是上述音色特質的完美配搭示範:第一小提琴手,抒情中帶稜角,變化多端,而大提琴在對答樂句中亦奏出相類效果,相互輝映。真正支撐及推進整體的,其實是兩位中音樂手和暖的演奏。美中不足的乃是雖然四位奏者的縱向配搭無懈可擊,惟這長達十五分鐘的樂章中,表現鋪排似乎失去方向,橫向線條有鬆散之嫌。第五樂章,第一小提琴的跳弓不太乾淨,不贅。聽聽短短的第六樂章,中提琴旋律美得心碎,滿足矣。當然,緊接的第七樂章才是重點。音樂中的不安和憤怒情緒,被第一小提琴的稜角發揮得淋漓盡致。作曲家走到最後,溫柔與暴烈間的掙扎,哈根四位的演繹充分表現。

 

當然,樂譜上,終章第387小節第一拍是沒有「拍掌記號」的。對此撇下不談。是次音樂旅程,於最完美的一刻完結,而筆者對哈根四重奏亦大有改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樂評人。自2005年其古典CD評論每月見於《Hi Fi 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