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禮.死人》觀後感
文︰段曉慶 | 上載日期︰2015年3月31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Carmen So
節目︰失禮.死人 »
主辦︰香港話劇團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25/1/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客家話展露鄉情

 

劇中的太婆,講的是客家話,對不熟悉客家話的觀眾來說,可能會錯過一些台詞,但並不影響整體對戲劇的感受。客家話的語調帶來一種新鮮感,讓觀眾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同時,語言也是鄉情重要的一部分,是兒時記憶不可或缺的部分。

 

戲劇跨越香港、澳門兩地

 

女主角Tracy,在香港工作,且是剛剛晉升的女強人。香港是她工作和打拼的地方,澳門則是一個童年回憶的地方。兩城雖然地理位置相距不遠,但對女主角來說,在心理上確有差別,一個緊張,一個放鬆;一個屬於現在的生活狀態,一個屬於過去的遠久回憶。

 

太婆的喪禮,雖沉重、意外,但是,對一直困在原有生活迴圈的女主角來說,卻又碰巧成了一個逃離的契機。回到兒時成長的地方,看到舊樓變新樓,物是人非,兒時與太婆的溫馨記憶,和眼下現實中的境況,交叉在她腦海中。從某種角度來說,許多都市人很容易在這樣的人物處境設計中找到共鳴,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或許都需要一個逃離,一個與原有生活產生距離和反觀的契機。

 

成年人的生活方式,自是與兒時的不一樣。在成人世界的現實中,感到壓力、勞累,甚至迷茫的Tracy,漸漸從兒時的甜美回憶中,找回一些東西;甚至在與太婆陰陽相隔的對話裡,找到一些對生活困境的啟發。從地域上來說,將香港和澳門兩地放在一起對比,也是有趣的,雖然地理位置靠近,但彼此的文化卻十分獨立和個性鮮明。香港女孩回澳門老家,拉出了一個距離感,如跳出一個地域,從另一個地方的角度,去觀察之前生活的地方。

 

而戲劇中反映客家文化和澳門風情的部分,也可以給觀眾帶來新鮮感。

 

少年和成年的對比

 

在成長的變遷,城市發展的背景下,戲劇展現了少年時期的表哥表妹的生活狀態和關係,二十年後,兩個成年人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同。戲劇中,從少年到成年,兩人的狀態和關係的改變十分有趣。戲劇的故事,可以認為是女主角對過去的回憶,也可看作是她成長過程的記錄。

 

天真浪漫少女時的她,和成年後嚴肅、拘謹、易怒,生活於現實處境的她,形成對比,成年生活中多了壓力、無名怒火、進退不得的無奈。表哥成年後的生活狀態,被生活逼迫,欠下賭債,急於賣房籌錢,也與年少時騎摩托車的瀟灑帥氣有所不同。表兄妹兩人的關係,也產生了變化。而這一切的變化,都見證了時間的變遷。

 

從表兄妹倆少年到成年的變化,從太婆還較年輕、能動能玩到離世,這些變化,使戲劇具有了時間感。

 

人的成長與城市的發展

 

伴隨著時間過去的,還有城市的變遷和發展。舊樓改建新樓,甚至要將承載了對太婆記憶的老屋推翻。城市的新陳代謝,在時間的推移下,不能停下步伐。

 

女主角卻仍活在過去。連年紀比她大很多的太婆,都可以帶著帽子,四處旅遊,似乎比她更放得開。時間的推移,太婆的離世,城市的更新,也是推著女主角向前走的助劑。

 

陳舊佈景卻不失溫情

 

佈景的家庭背景雖面積不算狹小,但在舞台上看來,仍是相對集中和緊湊的舊式家庭格局。

 

佈景的顏色,成黃色的暖色調,雖陳舊,但顯溫暖。舊屋是主人居住多年的場所,是女主角長大的地方,也是承載記憶的地方。女主角在這間舊屋裡,找到一些太婆最後生活過的痕跡,對這個故居的不捨,顯出女主角Tracy對親情的依戀。

 

戲劇的名字叫《失禮.死人》,雖直接與葬禮有關,但死亡氣息不重,反而刻畫了對親情溫暖的依戀 ,和現在的人們在城市新舊變化過程中的心理狀態。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段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