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瞻前顧後:港樂和小交
文︰鄭政恆 | 上載日期︰2016年5月2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照片提供:香港小交響樂團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2016年5月

 

在香港發表樂評的園地不算很多,今年聽了幾場音樂會,在此一併討論。

 

小交的《小城大兵的故事》

 

第一場是二月份,香港小交響樂團的《小城大兵的故事》,上半場由台灣年輕小提琴好手曾宇謙當主角,他在2015年的俄羅斯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第二名,引起注視。曾宇謙先單獨出場拉奏巴赫的名作《夏康舞曲》(Chaconne, from Partita for Violin No. 2),起初有點不集中,但很快投入到樂曲之中,總體而言是快的部份比慢的好,技術可以蓋過問題。至於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大家都耳熟能詳了,當天的小交是木管和銅管組都比較鬆散,但曾宇謙的發揮就相當穩定而且投入。

 

下半場的《士兵的故事》(The Soldier's Tale)是音樂會的重頭戲,過去小交的舞蹈及古典音樂跨媒體演出節目不少,近年成功的例子當數2012年的《拉威爾1875 VS拉威爾2012》。《士兵的故事》有史達拉汶斯基的音樂,小交的版本由伍宇烈編舞導演,小交每隔幾年就演出一次《士兵的故事》,例如2010年就曾在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和上海東方音樂廳演出。今回演出理應駕輕就熟,但似乎音樂部份成了配角(我有時甚至忘卻了樂隊在現場演奏),而舞蹈才是主角。

 

表演本身依然有跨地域特色,2010年版有黃磊、白井剛、劉傑仁、陳敏兒,而2016年版依然以亞洲演員為班底,有台灣的陳武康、馬來西亞的劉傑仁、香港的陳敏兒與日本的傳川光留四位舞者,而演出本身省略了原來的材料(例如公主的一段故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突出一定程度的戲劇性甚至喜劇性,但要求忠於原著者,恐怕不會照單全收。另一方面,是次演出強調了這是「小城大兵的故事」,城的隱喻難免昭然若揭,故事本身是浮士德出賣靈魂予魔鬼的變奏,這次演出的省略,將重點放在藝術與金錢的對立,也彷彿是香港的城市隱喻,在物質、發展、融合的高速公路上,單一化的前進,得到和失去的恐怕都不少。

 

港樂的《王健的海頓》

 

三月是藝術節時段。到了四月,我聽了香港管弦樂團的《王健的海頓》音樂會,音樂會的指揮是余隆,他現時是中國愛樂樂團的藝術總監,也是港樂首席客席指揮。音樂會以中國作曲家杜薇的新作《七夜》開始。作品是港樂委約的新作,當晚是世界首演,樂曲有電影配樂的感覺,聲中有畫,由神秘的引子出發。從《七夜》而論,她不是十分前衛的作曲家,但功力紮實,善於發揮整個樂團的音色,鐵片琴重複音型,經過小號主導的段落,帶到蕩氣迴腸的弦樂合奏,而最後就是強勁的結尾――事實上不少年輕作曲家都以強勢的結尾結束全曲,也許這樣聽眾一定有好反應和好印象吧。

 

音樂會的第二首作品是海頓的《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中板奏得幽雅從容,華彩樂段也不例外,第二樂章的慢板卻略遜。至於音樂會的重頭戲,是下半場的李察.史特勞斯交響詩名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現場所聽,氣勢雄渾,但事實上音樂與尼采的哲學和原著不能簡單對應,在此也無謂作更多比較。而當晚的演出再一次證明港樂本身的實力,完全可以勝任亞洲上流的位置,只要有好的指揮,就可以將樂團的優點發揮出來。

 

小交的《貝多芬皇帝鋼琴協奏曲》

 

當然,小交也可以大放異彩。小交新樂季的首場音樂會就相當成功,當晚先有八十後年輕作曲家盧定彰的仿樂隊協奏曲《綻》,整首作品以樂隊協奏為形式,不同樂器都有發揮的空間。新作開始時帶點神秘的感覺,隨著中段一些節奏感強烈的樂句出現,作品的動力和方向感也隨之增強,小提琴的獨奏更像是一個過渡的段落,然後,《綻》引用了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的音樂,帶點生機的意味,最後的樂隊全體合奏(華彩樂段),鼓聲雷動,節奏感十分強,有點Big Band Jazz的風格。盧定彰善用敲擊樂,做到雅俗共賞。

 

音樂會的精華所在是貝多芬的《皇帝》鋼琴協奏曲,獨奏者是在以色列拿撒勒出生的鋼琴家艾舒卡(Saleem Ashkar),我之前注意到他是因為夏伊(Riccardo Chailly)指揮萊比錫布業大廳管弦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的Decca版孟德爾遜《仲夏夜之夢》,但其實那張CD還有夏伊和艾舒卡合作的孟德爾遜兩首鋼琴協奏曲,而再之前艾舒卡曾為Decca灌錄貝多芬的第一和第四鋼琴協奏曲。

 

平心而論,當晚的《皇帝》協奏曲,是近年我在香港聽過最出色的協奏曲演出之一,比法國鋼琴家蒂博代(Jean-Yves Thibaudet)和港樂合作的演出更勝一籌,艾舒卡的表演通透、細緻,而小交的表現也相當穩重,整體而言,速度平緩,艾舒卡的音色處理相當優雅,Soft pedal也用得其所。至於音樂會下半場的舒曼第一交響曲《春天》就中規中矩,我相信艾舒卡出色的演出,確實帶動起整個樂團的表現。

 

小結

 

回頭看這三場演出,各有精彩的部份,遺憾是音樂會內三首曲目的表現,時高時低,這也在所難免。至於古典音樂相關的本地出版,有三本新書,2015年分別有麥華嵩《永恒的瞬間--西方古典音樂小史及隨筆》(匯智出版)以及《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2016年有路德維《錄音誌:西洋古典音樂錄音與歷史》(商務印書館出版),都跟歷史資料相關。

 

往前面看,小交的新樂季中,格拉斯曼(David Greilsammer)、堤伯肯恩(Cédric Tiberghien)和明年藝術節的音樂會,都值得期待,今年九月小交會演出孟德爾遜第五交響曲《宗教改革》,十一月港樂也會演奏同一曲目,有興趣者大可相互比較。港樂的新樂季有馬友友坐陣開季演出,另外演奏華格納和馬勒的作品都是不少樂迷所好,而我個人也期待梵志登指揮蕭斯達高維契第八交響曲和舒伯特第九交響曲《偉大》。來季他將會指揮十場節目,確是一件好事。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聲韻詩刊》《方圓》編委。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詩集三本。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