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藏文化:藝術資料整存和統計的策略、實踐與發展 交流座談會及工作坊
2014年1月19日

主持及嘉賓簡歷(筆畫序)

 

Patrick McIntyre〔澳洲悉尼戲劇院執行總監.悉尼〕

McIntyre是資深的藝術行政人員,由他與董事會和藝術總監Andrew Upton共同領導及發展的悉尼戲劇院,是全球最活躍的戲劇團體之一。該戲劇院是澳洲首個建立專用檔案資料庫的表演藝術團體,資料庫於1996年成立,聘請經訓練的檔案管理人員,以收納其公司檔案。


于國華〔台灣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台灣表演藝術年鑑》主編.台北〕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班修業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曾任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秘書長、學學文創志業公司執行長、聯合報資深撰述委員、民生報資深記者、民生報活動企畫組主任等職。曾獲行政院新聞局「第十屆中華民國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第五屆台北文學獎」等。著有《敲星擊月-擊樂明星的成長紀事》、《玲蘭清音-陳郁秀的人生行履》。

 

伍宇烈〔編舞家、舞蹈教育工作者.香港〕
香港著名編舞家。2011-2013年出任香港小交響樂團駐團藝術家,期間創作及演出了《如夢逝水年華》、《拉威爾 1875 VS 拉威爾 2012》,和兩套《芭蕾音樂知多少》等。其他近年作品包括: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合唱劇場《石堅》(2009 CASH金帆音樂獎之最佳正統音樂作品)、香港小交響樂團《士兵的故事》(2010上海世博會香港周閉幕演出),與不加鎖舞踊館合作的《水舞問》及非常林奕華《賈寶玉》。伍氏於1997年獲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藝術家年奬—編舞」,並於2012香港舞蹈年獎中獲得「傑出成就獎」。

 

危轉娣〔亞洲藝術文獻庫圖書館館長.香港〕
危轉娣畢業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取得資訊管理碩士(MIM)-圖書館和檔案館專業。在從事圖書管理工作之前,她曾經是香港藝術史和設計史的文化研究員,於2008年加入亞洲藝術文獻庫成為圖書館館長後,致力開發文獻庫的數位典藏及圖書館藏書的管理系統。

 

何嘉坤〔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香港〕
2006年加入香港藝術節為行政總監。何氏於1988和1990年的新加坡藝術節擔任節目宣傳和節目策劃工作,1991至1999年出任新加坡交響樂團總經理,促進成立亞太地區樂團聯盟。1993年參與創辦新加坡國際鋼琴音樂節。她也是作家和編輯,現為香港國際文學節董事局成員、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副主席。

 

余少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副教授、前中國音樂資料館館長.香港〕
曾任職香港中樂團、香港電台及香港管弦樂團。曾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授西洋音樂史、中國音樂史、中國戲曲、民族音樂學及香港流行文化與等課,亦曾任該系中國音樂資料館館長(2005 - 2012)。研究範圍包括清代滿蒙音樂、中國器樂及樂器、粤劇、說唱音樂,政治與音樂之關係。余氏曾於2010至2012年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中國戲曲節研討會之策劃工作,並主編其論文集。2013年起參與嶺南大學《中國戲曲志》與《中國戲曲集成》〈香港卷〉編纂計劃,任主編。現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及博物館專家顧問。著作可詳參http://www.cuhk.edu.hk/mus/bio/swyu_cv.pdf

 

張秉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香港〕
張氏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其學士、哲學碩士與哲學博士學位,目前是香港演藝學院任人文學科系主任及署理中國戲曲學系主任。「致群劇社」創辦人之一,多年來為該劇團編導多部作品,亦曾在不同報刊撰寫劇場評論逾百萬言。張氏亦是《香港戲劇年鑑》出版計劃的倡議人之一,同時編有多部劇場刊物,包括《香港話劇口述史: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躁動的青春──香港劇本十年集:七十年代》、《煙花過後:香港戲劇1998》及《火紅與劇藝:學聯戲劇節初探》等。現為香港教育劇場論壇創會主席、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演藝小組(戲劇)委員。


曹金燕〔《廣東舞台藝術敘略(2006 - 2011)》核心小組成員.廣州〕
《廣東舞台藝術敘略》是廣東省藝術研究所2011年正式啟動的項目,自2006年始,每五年結集出版,最新結集已剛出版。書中對廣東省內各專業藝術院團、民營團體及民間舞台藝術製作團體開展調研,進行資料彙編,供文化藝術主管部門和戲劇工作者參考。曹氏同為粵劇非物質文化遺産數據庫組建成員。數據庫已可以在局域網運行,完成了粵劇論文數據庫、粵劇劇照數據庫、以及粵劇音樂數據庫的設計編寫,並已錄入粵劇論文1500多篇,劇照近3000張,以及粵劇音樂400多首。曹氏亦為《廣東藝術》雜誌編輯。

 

莫兆忠〔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理事長.澳門〕
澳門劇評人、劇場編導及策展人。《劇場.閱讀》季刊主編,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理事長,澳門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著作有《新世紀澳門華文劇場》,編有《新世紀華文戲劇研究-「第八屆華文戲劇節(澳門‧2011)」論文集》、出版劇本有《碌落蓮溪舞渡船》、《咖哩骨遊記》及《大世界娛樂場》(與高俊耀合編)。參與策展之項目包括澳門城市藝穗節、牛房劇季、足跡小劇場演書節及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等。最新出版的編輯項目為《慢走 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整理當地環境劇場的發展。

 

莫家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主任、《香港視覺藝術年鑑》創刊主編.香港〕
莫氏於英國牛津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主修中國藝術史。曾任教香港大學藝術學系,1989年起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任教至今,主講中國藝術史課程,包括書法史、繪畫史、藝術史學方法等。2002至2008年任研究院藝術學部主任,現為藝術系系主任及教授,並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其研究範圍主要集中宋代以來書法及香港書法史。近年先後主持了兩項有關香港書法、《淳化閣帖》與清代幕府書家的研究計劃,除發表論文外,亦編著《書海觀瀾》(1998及2008)、《筆墨論辯》(2002)、《學道揚塵》(2003)、《合璧聯珠二》(2007)、《香港視覺藝術年鑑》(1999、2000、2003至2006)等專書。

 

莫健偉〔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專案顧問、統籌.香港〕
莫氏從事歷史、文化研究、創意經濟及中、港兩地文化創意產業及文化指數體系等領域的研究,現職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從事開發「香港記憶計劃」及歷史文化保育的工作。2004至2010年出任廣東省汕頭大學長江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研究顧問,主持中心數碼圖書館、版權及文化創意經濟等多項研究;亦參與國家文化部委託國家行政學院進行之「十二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研究」(2009-2010);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合作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課題研究」(2008-2009)。此外,莫氏曾承擔多項專案研究,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委託之「文化審計研究項目」(2009-2010)等。

 

陳品秀〔雲門舞集文獻室主任.台北〕
台灣「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舞蹈評論人,現職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文獻主任,負責文獻數位典藏、書籍影音出版計畫及授權等等。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陶馥蘭「多面向舞團」舞者,多次與河左岸劇團合作,擔任編導、動作指導。發表舞蹈作品有《百夜詞》、《一個鐘停了》等。曾任《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深舞蹈編輯多年,於《民生報》、《中國時報》等多家媒體發表舞評及舞蹈文章。

 

鄭新文〔香港教育學院兼任教授、2013文化領袖論壇(香港)主席.香港〕
鄭氏曾擔任多個香港藝術機構的主管工作,包括首位華人出任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秘書長、香港管弦樂團助理總經理(市場及發展)等。2002年後專注藝術管理教育工作,先後在香港和上海開辦藝術管理研究生課程;2005至2008年出任上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主任;2012年出任香港教育學院兼任教授,負責開展針對在職藝術管理人員而設的培訓課程。鄭氏於1991至1994年出任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主席,現時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場地夥伴委員會主席、藝術發展委員會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顧問(藝術行政)等。最近擔任2013文化領袖論壇(香港)主席。著有《藝術管理概論:香港地區經驗、國內外案例》。

 

鄭學仁〔香港中央圖書館高級館長.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學士,主修新聞及傳播,副修音樂。大學畢業後加入香港中樂團為職業笙演奏樂師,其後加入前市政局公共圖書館任職,並先後取得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圖書館學文憑、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圖書館及資訊科學深造文憑、圖書館及資訊管理學碩士以及英國密德薩斯大學音樂圖書館學博士學位。現職香港中央圖書館高級館長,主理文獻特藏工作,亦曾出任香港圖書館協會會長(2009 - 2010),現為香港圖書館協會會士,著有《吳大江傳》(香港:三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