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現代芭蕾舞
文︰羅佳娜(Natasha Rogai) | 上載日期︰2013年9月10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Anton Sazonov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芭蕾舞恐怕是最能代表俄羅斯的藝術形式。古典芭蕾就是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俄羅斯開始鼎盛。二十世紀初,俄羅斯湧現大量芭蕾舞天才,包括福金 (Mikhail Fokine),尼金斯基 (Vatslav Nijinsky) 及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他們將出眾的創造力帶到世界各地,成為了現代芭蕾舞的先行者。諷刺的是,現代芭蕾舞在俄羅斯本土的境遇,卻與其在海外的發展大相逕庭。1920年代短暫的黃金時期後,政治壓迫和孤立主義扼殺了俄羅斯在藝術上的創新。但在舞蹈技藝、牽動觀眾情感及舞者能力方面,俄羅斯一直技高一籌。從1900年高爾斯基(Alexander Gorsky)的《唐.吉訶德》,到1968年格哥魯維奇(Yury Grigorovich)的《斯巴達克斯》,再到2005年艾庫曼(Boris Eifman)的《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無一不彰顯出俄式芭蕾規模宏大、情感熱烈、技藝精湛的獨特風格。

 

探索時期

 

俄羅斯的首位「現代芭蕾」編舞應屬高爾斯基。他在29歲時(1900年)就已當上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的芭蕾舞導師。受鄧肯(Isadora Duncan)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啟發,他重排了《天鵝湖》、《唐.吉訶德》等經典作品,刪除冗餘部份,使舞劇情節更連貫、戲劇性更強,也更符合當時觀眾的欣賞習慣。

 

與此同時,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芭蕾舞團一位名叫福金的年輕編舞家,卻因其大膽的想法引起不少爭議。福金也力求將芭蕾舞簡約至精華,但他比高爾斯基更激進,提出舞步應更自由,並編排了幾支最早的抽象芭蕾舞。他1907年的傑作《蕭邦風格》(Chopiniana)(其後發展為《仙女》)沒有情節,純粹是對蕭邦音樂的演繹。這首作品在一百年後的今天仍是眾多國際芭蕾舞團的常演舞碼。

 

十月革命後,俄羅斯各藝術領域均掀起實驗浪潮,芭蕾舞界也不例外。這時新冒起的編舞家包括高利蘇斯基(Kasyan Goleizovsky),他的作品無論在形式上還是主題上都十分前衛、大膽,尤其敢於在舞台上呈現情慾意象。他打破常規的舞姿和舞者間交織連綿的動作,對當時年輕的巴蘭欽產生了重

要影響。

 

這個芭蕾舞蓬勃發展的階段隨著1930年首演的 《黃金時代》 (The Golden Age)達到頂峰。這支充滿生氣、以運動員為主題的宣傳舞作是由蕭斯達高維契 (Dmitri Shostakovich) 譜寫,並由雅各布森(Leonid Yakobson)、瓦伊諾能(Vasili Vainonen)及徹斯納高夫(VasilI Chesnakov)聯合編舞。無奈1920年代醞釀出的新鮮創意,此時卻逐漸被史太林極度保守的文化藝術觀取代。馬林斯基芭蕾舞團對該舞劇頗為不滿,1931年起便將其撤下,不再演出。

 

社會主義寫實主義

 

到了1932年,社會主義寫實主義已成了前蘇聯所有藝術形式的創作綱領。每個藝術作品都必須表現──或至少符合──社會主義觀念,並且必須簡單易明,讓無產階級也可輕鬆理解。非傳統的藝術形式,尤其各種抽象藝術,都被貼上「資本主義」和「墮落」的標籤,受到譴責。

 

因此,當西方編舞忙於探索新理念、發展無劇情舞蹈時,蘇聯芭蕾舞卻清一色地採用嚴格的古典技巧來說故事。這階段的新作要麼關於無產階級英雄,要麼就是諸如改編神話之類的「安全」題材 。編舞家若不願附和,便無法在事業上有所發展。高利蘇斯基和雅各布森就都曾因此而寂寂無聞多年。

 

即便在創造上裹足不前,俄羅斯芭蕾舞的技術卻在此階段取得了長足進步。瓦岡諾娃(Agrippina Vaganova)完善了她的教學體系,經她訓練的舞者動作協調、流暢,肢體語言充滿情感。而男舞者技術此時也顯著提高,開始有成段的高難度動作。雙人舞的形式轉變,令人屏息的托舉讓女舞者在舞台上輕巧地騰飛,梅塞雷爾(Asaf Messerer)《泉水》(Spring Waters)中的雙人舞便是例證。

 

這期間創造的芭蕾舞作其實也不應忽視,因為其中不乏製作精良、娛樂性強的佳作,只是有些沒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不過即便是其他國家的作品,也不是每部作品都能流傳下來。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拉夫羅夫斯基(Leonid Lavrovsky)的《羅密歐與茱麗葉》。這個版本融合了默劇與舞蹈,1959年在海外甫演出即激起極大反響,成為戲劇芭蕾的一座里程碑,更對編舞大師麥美倫 (Kenneth MacMillan) 及格蘭高 (John Cranko)產生了深厚影響。

 

解凍期

 

1953年史太林去世後,蘇聯在赫魯曉夫的領導下進入文藝「解凍期」。藝術家可以更加自由地創作,也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海外同道的作品。

 

雅各布森就是在解凍期大展拳腳的編舞之一。1955年,他回到馬林斯基芭蕾舞團,搬演了《斯巴達克斯》,因其徹底偏離古典的編舞手法再次激起爭議。1969年,雅各布森創建自己的舞團,頂著審查制度的壓力和權威評論的抨擊,堅持編創新式舞蹈,直至1975年離世方止。高利蘇斯基也走出低谷,回到莫斯科大劇院,並在1964年編創了新作《蕾莉》(Leili and Madjnun)。

 

1958年,一位編舞新星嶄露頭角,他就是在隨後30年中對蘇聯芭蕾影響無人能及的格哥魯維奇。格哥魯維奇於1964至1995年間連任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三十餘年,最為人所知的舞作是《斯巴達克斯》和《伊凡大帝》。雖然因其典型的蘇聯式強健英雄形象而常被揶揄,格哥魯維奇最為人稱道的實為其新穎的編舞手法。他剔除了舞劇中的傳統默劇成分,用音樂為主要靈感進行創作。他能用純粹的舞蹈動作塑造角色、講述故事,這與歐洲的麥美倫及格蘭高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聯後期最成功的獨立編舞家則當屬艾庫曼。他在1970年代剛剛出道時被當作「編舞異見人士」,但時過境遷,如今他是俄羅斯表演藝術界最受尊重的人物之一,更獲得了無數榮譽及獎項。

 

後蘇聯時期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終回到了世界芭蕾舞台的中央。巴蘭欽、艾斯頓 (Frederick Ashton)、科西(William Forsythe)及夏普(Twyla Tharp)的舞作紛紛獲搬上馬林斯基和莫斯科大劇院的舞台;俄羅斯舞團頻頻造訪海外;頂尖俄羅斯舞者及芭蕾舞導師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所發展;而被視為當今最偉大的古典編舞家,也正是來自俄羅斯的羅曼斯基(Alexei Ratmansky)。(中譯:曾逸林)

 

-----------------------------------------------------------------------------------------------------------

 

艾庫曼

 

「芭蕾舞界不必再苦苦尋覓一位傑出的編舞家,那個人就

是艾庫曼。」──《紐約時報》

 

艾庫曼於1977年創立了聖彼得堡艾庫曼芭蕾舞團,一支只演艾庫曼作品的出色舞團。舞團在創立早期常因「不夠蘇聯」而被嗤之以鼻,但自1988年起卻在俄國和海外聲名大振。艾庫曼稱自己的芭蕾舞為「心理戲劇」,它們大多脫胎自藝術家生平和經典文學作品,注重探索悲劇主人公飽受折磨的心靈。這些動人心魄的作品以強烈的情感和高超的舞技衝擊觀眾感官。即使評論家對作品本身褒貶不一,談起舞蹈員的技藝和艾庫曼令人目眩的編舞,也都加以一致讚賞。

 

這支深受香港觀眾喜愛的舞團將於2013年的演出中獻上《安娜.卡列尼娜》。舞劇對托爾斯泰的巨著進行刪減,集中描寫安娜和她冷酷的丈夫及情人渥倫斯基之間的關係──安娜為後者付出了一切,最終還是慘遭拋棄。這是一部典型的艾庫曼式作品,充滿對慾望、熱情及痛苦的探究,而這一切都展現自「排山倒海般的純肢體語言」 (《芝加哥太陽時報》)。

 

看原文請按網頁右上角ENG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南華早報》撰寫舞評,也是《舞蹈時代》的香港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