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編者 |
類別 |
出版日期 | 2007年6月 |
定價 | HK$80 |
ISBN | 9789628321759 |
發行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
簡介 | 吳月華、陳家樂和廖志強的這本選集,在內容,處處充滿對香港電影的本體追尋。選材、視點、方法、分析都顯示出作者對香港電影的豐富知識和理解,這套知識與理解既非工具性的利用,亦非非理性的膜拜,而是將個別的香港電影,大塊,大塊的處理,放進歷史、社會、宗教、片廠、類型、流行文化等脈絡內,娓娓道來電影香港的可能圖象,香港電影或許在本世紀中五十年不變之前,變臉變心,但電影香港依舊存在,因為有人有心寫下他/她們的知識與理解。
作者簡介
廖志強取得中文高級文憑、文學碩士及傳理學哲學碩士學位;曾任電視及電影編劇、電影副導演、中學教師、報刊撰稿及特約編輯、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節目經理、香港文學節統籌、浸會大學及嶺南大學教學及研究助理、香港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理念文化總幹事、中大香港教育研究中心兼任計劃統籌、香港管理及專業協會講師、展翅計劃導師等。現為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導師,Recruit特約撰稿、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理事、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及跨媒體委員會審批員。作品包括:劇本翻譯《妖獸都市》;劇本編寫《壯志雄心》、《皇家飛鳳》、《風雨同路》、《拳撃之霸》等;論文集《一個時代的光輝——中聯電影作品評論及資料集》、《老夫子研究計劃‧漫談老夫子電影》、《傳統再造‧改革,還是保存》等;編撰《香港史天地》、《香港—上海:文化雙城》、《黎民偉與中國、香港電影的發展》、《作家談文學創作與欣賞推薦書目》、《電影詩人費穆的故事》、《古琴文化大觀》、《香港文學多面體》、《香港文學中的城市風貌》、》香港文學多面體研討會講稿彙編》、《九十年代香港文學的出版》、《光影中的香港》、》香港文學教與學》、《香港文學教材光碟》等。
目錄 序 同窗緣.鏡花緣 吳昊 同窗異曲:書寫電影香港 葉月瑜
論文 1 吳月華 粵語青春歌舞片歌曲特色 歌影拍和:粵語青春歌舞片歌曲與電影的關係 作者簡介
2 陳家樂 西方政治電影及其理論的轉向,與九七後香港電影的政治表述空間 香港政治化電影研究 香港福音電影研究 基督受難與荷里活霸權——《受難曲》在香港上映的爭議與曲終後的神性還原 江湖未靜——香港武俠電影世界的建構 戀戀雙城——港澳電影中的澳門城市根像 作者簡介
3 廖志強 中國現代文學的一個盲點:早期電影劇本研究 50到60年代香港粵語電影再解讀——意識形態的探討 另一個角度看「電懋」的現實與跨越 後九七香港電影解讀——港產片的回歸效應評析 大眾文化消費的女性想像:九八香港電影 作者簡介
圖片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