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情色、誘惑的思考──簡評誘心人
文︰陳暉健 | 上載日期︰2013年8月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焦媛實驗劇團
節目︰誘心人 »
主辦︰焦媛實驗劇團
演出單位︰焦媛實驗劇團 »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日期︰8/7/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焦媛版的《誘心人》於2013年7月上旬在上環文娛中心劇院重演,作為焦媛的「戲寶」之一,《誘心人》「出入」於舞台劇與電影之間,兩者皆由原作編劇Patrick Marber執筆。是次焦媛版的《誘心人》,宣傳封面是幾名主角握著一個蘋果,「禁果」的意味盎然,亦似乎暗示了《誘心人》的中心思想,全劇瀰漫著一種挑逗的況味,所謂真相,其實只是一種自我滿足的試探,以及看著所愛的人軟弱。

 

《誘心人》的故事環繞著四個人:Dan、Anna、Larry、Alice展開,簡要言之,就是一場混亂的四角戀,牽引著這一切的中心人物是Dan,Dan和Alice一起後,仍熱烈追求Anna,與其說是因為Dan欲求不足,倒不如說Dan不過是以一種好奇心去追逐具美感或特別的事物,更假扮成女人,在網上挑逗Larry,展開了四個人的愛情互相的試探誘惑追逐,最後以Alice遇上意外死亡,Anna與Larry離離復合合以及Dan最後一無所有,飛往紐約處理Alice身後事結束。

 

不若電影擁有厚實的空間感及方便的敘事方式,搬上舞台只能透過嚴格地選取最具意義的場面去呈現整個故事。無疑,四位演員相當賣力地演出,飾演Alice的朱鳳嫻大跳鋼管舞,飾演Anna的焦媛在演出能量的拿捏上是最出色的。然而,為營造詰問的效果(或挑逗的況味),引發衝突,導演安排了大量快速而激動的對答,結果演員的力量就在相互無力的質詢之下讓人覺得冗長煩厭,容易使觀眾產生官能疲累。其次,不若電影擁有的先天空間感優勢,舞台劇必須選擇具代表性的情段去交代一個完整的故事,結果卻是片段與片段之間充斥著這些「你一輪嘴、我一輪嘴」的對白以及為增加娛樂性而加插的笑點。

 

《誘心人》電影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它成功擺脫現代愛情故事三角關係的小格局,以試探和引誘提升為「了解真相真的那麼重要嗎」這種命題的高度,電影中的Alice充滿靈性,自主獨立,跳脫出框框卻不是一種小孩子氣式的反叛,在捉摸角色的神髓這一點上,焦媛是做得最好的,而朱鳳嫻的演出卻讓Alice變得像一個還沒長大、天真爛漫的叛逆電波女孩,未免讓人感到可惜,尤其是跳鋼管舞一幕,未見美感,卻見生硬。《誘心人》充斥著情色元素,電影亦如是,但誘惑不是勾搭,情色亦不是下流,如何將誘惑這個概念由肉體的層次提升到精神層面的衝突或思考,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舞台方面,場景的轉移不少,《誘心人》大部份時間都是單線時空發展,場與場之間的過渡要工作人員在漆黑的環境又快又準地搬運大型道具,相當考驗工作人員。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單線發展的戲劇在Dan與Anna及Larry在咖啡店那一幕突然出現平衡時空,有幾秒讓觀眾回不過神來。

 

最後值得一提的事,劇中加插了不少棒球比賽的背景雜音,棒球讓人想起著名紐約洋基隊,以及那一種光彩迷離的大都會色彩,聲色犬馬中的相互追逐,彷彿意味著只要有物質,就會存在各種愛情悲劇,就像電視的雜音,避也避不了,想想也不禁使人感到唏噓。


(原載於2013年8月《三角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1989年末生,寫詩,也寫文,想再離開香港,過分迷戀墨西哥以及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