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突破歷史?──評上帝來到中國
文︰劉善童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上帝來到中國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念•二十面體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31/10-2/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時間的轉動代表歷史的推進,而西洋科技為中國所 帶來的衝擊,又何止於喪權辱國的負面歷史?《上帝 來到中國》──正面肯定了西洋科技於中國歷史上的 價值。

 

「上帝」──在這劇的定義並非為「宗教」,而是指 「西洋科學」。至於胡恩威在〈導演的話〉中所說 的:「中國這幾百年的歷史,直接和間接地與天主教 存著一種十分奇妙的關係」,恐怕在這劇中並未能呈 現出來。他所希望能帶出來的「宗教意識」,如今只 能淪為代名詞的工具。「上帝」化身為西方傳教士, 借西洋科學成功進入中國,惜來到中國後卻忙於教學 而忘記宣教,本末倒置。

 

這套歷史劇的時間性太長,從明朝「上帝」把西洋科 學帶到中國,到毛澤東時代「上帝」又被趕走,歷 時幾個世紀,要把它搬上舞台並非易事。歷史劇的 難處在於:其一,歷史是沉悶的事實,固有的概念, 特別是在時效性太長的歷史裏,更要選取恰當、有代 表性、又不過於沉悶的題材或事件去演繹;再者,要 在歷史中詮釋出新的說法,並要取得觀眾的認同,更 是一大挑戰。無疑,它是站在「上帝」的角度,認為 「上帝」的到來是推動中國的工業革命。

 

這另類的新說法,與世界歷史課的背道而馳,又要得 以成立,就決定於取材的角度。橫跨幾世紀的大歷 史,該怎樣選材?又該用怎樣的方式演繹得生動?胡 恩威選擇了以「講課」的形式為主,由一位「學者」 把這大歷史「教授」予觀眾,再配合不同元素,如簡 報、動畫、半默劇、配音、廣播劇、rap、配樂、電 影手法等,把七個歷史事件貫連起來。筆者對第一幕 的電影式開場動畫尤其深刻,它以手的轉動表現時間 不斷流逝,象徵著歷史的推進。這讓人驚喜的開場動 畫,實為下面的「幾講課」增添色彩。但是,當戲劇 元素過多,分場切得過於零碎且久缺明顯的連接位, 本來的焦點──肯定上帝來到中國的價值,就很容易 被其他小焦點所掩蓋。

 

有觀眾因此而覺得這劇難以理解,或是乏味空洞。這 可能由於部份觀眾不了解中國歷史,也可能是導演想 說的太多,可它卻已經飽和。舉一例子,這劇尾聲的 時候,幕後配音重覆了三次「司徒雷登走了,白皮書 來了,很好,很好」──「司徒雷登」、「白皮書」 是指甚麼?或是,尾聲的投映片是先從眼睛,以電影 手法不斷放大至看見毛澤東,不斷放大至看見整張一 百元人民幣,再配以〈何日君再來〉的音樂,又代表 甚麼?當然,不同觀眾,有不同的詮釋,但可以肯定 的是,這劇的焦點與導演劇後之說:「這一百元人民 幣代表金錢價值取代主義的理想」,又好像牛頭不對 馬嘴。

 

總括而言,這劇所概說的歷史事件很多,戲劇元素亦 多,然而並未把兩者完全配合,以致讓人感到零碎且 難以捉摸。胡恩威嘗試突破舊有的歷史說法,是不錯 的挑戰方向,唯仍有不少的枝葉需要處理。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公開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