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出路──評樓城
文︰黃偉倩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樓城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劇場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0-23//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樓城》﹕一幢幢密集的高樓大廈堆砌而成的城市就 是香港。「進劇場」採用了一個與別不同的方式,展 現這石屎森林下不同階層的人物的聲音,透過摘錄訪 問相關人物的語句編成劇本,一字一句的打進觀眾的 心坎。

 

然而,真的每一句說話觀眾都體會得到嗎?從港英時 代的高官、城市規劃師,到保育人士、紮鐵工人、政 治人物、低下階層等,雖當中有明確的時間軸,但不 熟悉香港歷史的人看見台上同一批演員,在左右兩邊 各一半透明的空間進進出出,發表的聲音代表了二十 多個人物,自然不難想像有些時候個別聲音被忽略, 有些時候分不清聲音誰屬,突出者多是較耳熟能詳的 人物如施永青、朱凱迪、陸恭蕙等。

 

因此,除語言這重要元素外,要突出人物和主題還有 賴身體語言和多媒體的配合。有一兩幕演員們都以身 體的強烈張力竭力擠進一個狹小的空間,以展示香港 空間不足的問題。另一幕一女子拚命守護天星碼頭, 與保安人員角力。她的奮不顧身和死命呼喊的表現, 重現了當時的實況,不禁使我們反思拆毀天星碼頭的 必要和保留集體回憶的重要:香港不斷「破舊立新」 後,香港不再是香港,僅是一個樓城,當中缺乏了人 的氣息。縱使空間不足,但蓋成的空間絕不等同於 每人擁有自己的空間;相反,空間越益減少,只會令 更多人渴望逃離這侷促的世界,逃離這只有樓宇的地 方。

 

到最後多媒體加上人為被風的吹倒,造成很強的壓迫 感,演員不斷掙扎和痛苦的臉容都顯出他們和這城市 的抗爭,為了更廣闊的空間,為了更能代表大家的集 體回憶,為了曾為殖民地的香港這獨一無二的城市。 最後,風暴終於離開,觀眾也彷彿得到喘息的空間; 這時一隻投影在幕上的蝴蝶緩緩的從低處飛到空中, 慢慢的向更廣闊的遠方飛去,漸漸消失不見。這一幕 予觀眾很深刻的留白空間。

 

整齣戲最常利用多媒體展現的符號象徵是箭嘴。它有 時代表一整群人只在香港暫留,出出入入,無意停 留;有時則代表香港的發展,不斷的堆砌高樓大廈, 沒留下半點思索空間細想建築的意義。但我更愛當它 變成一群漫無目的,只知向前卻迷失方向的人們的時 候。香港是一個太講潮流的地方,當中根本缺乏了一 些願意暫時寂然不動的箭嘴。當所有箭嘴願意暫停下 來,也許香港才可更清楚它未來的發展方向。

 

「The will to build」呈現的是抽象的發展和建立的 目的;但《樓城》表達的卻是具體的香港實況。惟有 兩個劇名互補方可明白此劇的真正意義,這也許是何 以廣東話和英語的演繹絲毫不見突兀的原因之一,也 正正暗示了香港並不是單一前殖民地或只是今日的中 國特區,而是包容中西的國際化城市,這亦是香港的 出路。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嶺南大學 歷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