詰問與嬉戲——香港/北京文化藝術評論集
作者
編者
類別
出版日期
1999年2月
定價
HK$80
ISBN
9789628321063
發行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簡介

本評論收錄了林克歡先生為本會「駐港藝評家計劃」而撰寫的駐港藝評論報告,以及他在駐港期內為本地報刊所寫,有關香港以至整個華文戲劇狀況的文章;另外,他在駐港前後,對有關此等專題的論作,亦收入集內。

 

作者簡介
林克歡,一九四一年生於香港,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院長、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專著有《舞台的傾斜》及《戲劇表現論》,另編撰的作品有《〈紅鼻子〉的舞台藝術》、《臺灣劇作選》及《林兆華導演藝術》。三十多年來,在中國及海外發表了二百萬餘字有關評論、隨筆、理論等文章。

 

目錄

 

作者序

編者序

 

香港劇塲的文化定位

「駐港藝評家計劃一九九八」報告

 

評論也是藝術

藝術批評的空缺

文學的大化與小化

獨白式的眾語喧囂

 

香港劇塲新貌

文化迷思與語彙變革——九十年代香港的實驗戲劇

茱莉小姐在/不在元州街

記號與意義

預測新世紀— 評《創世紀》在北京的演出

 

國內戲劇的發展與前景

中國話劇九十年

大雪紛紛歸無家——説曹禺

願劇界永保持自我反思的能力——布萊希特百歲

被間離的世界圖像

一人有一間「綠房子」

孟京輝的荒誕

感受荒誕

中國本土音樂劇初試啼聲——西方音樂劇失利與《秧歌浪漫曲》面世

京城閒人文化的一絲苦澀——《鳥人》.《棋人》.《魚人》三部曲

《棋人》與先鋒戲劇的命運

 

華文戲劇多面體

中國旅程

行行復行行

不同的椅子

詰問與嬉戲——「中國旅程九八」的消解策略

常見物品化為一座「中國旅程」界碑——莊普的裝置藝術簡潔中有深意

 

兩岸戲劇交流

海峽兩岸的戲劇交流

碰撞與融匯

讓我們重新開始——悼念台灣著名戲劇家姚一葦先生

 

亞洲戲劇交流

東北亞戲劇交流有益的嘗試

亞洲戲劇網絡的意義

傳統與現代藝術中的樣式

 

文化傳統與當代詮釋

大屋頂與古都風貌

腳尖上的紅色抒情

京城爭說《圖蘭多》

性娛樂與性政治——港台劇塲對《Lysistrata》的不同詮釋

《蝴蝶夢》與《莊子試妻》的當代詮釋

史與藝——評《德齡與慈禧》

 

文化迷思

中國前衛藝術與商品化

人文精神與世俗認同

閱讀胡同

 

作者年表

圖片說明

跋—劇塲空間與文化符號

 

 

圖片參考:

內容選頁

 

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