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城──傾聽我城心底之聲
文︰姜惠明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樓城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劇場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0-23//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樓城》,樓宇林立之城,人置身其中如螻蟻般營營 役役,為生活奔波勞碌。初次聽起來,《樓城》很有 「浮城」的意味。有別於西西在小說〈浮城誌異〉中 採取的魔幻寫實手法,「進劇場」的舞台劇《樓城》 以「引錄劇場」的方式輯錄第一手的訪問資料,巧妙 地鋪排一段段零碎的對話,將事實赤裸地展現人前, 為我城訴說著她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住著不起眼的 人。人彷彿被囚禁。囚籠是投射在台上螢幕那已消逝 的石硤尾徙置區。背景是泛黃的黑白底片,透出了一 格格窗台,望過去的是一格格殘缺的世界。

 

好不容易,頑草從石縫裏長出來,孩子也在屋冒出 頭來,由草根階層慢慢攀高了一點。爭取到體面的工 作,成為到香港中環灣仔辦公大樓上班的「西裝友」 。沒有任何舞台佈景或螢幕影像交代此幕背景,上班 一族大概也不想下班以後再對著看膩了、印象模糊了 的辦公大樓。樓外急速轉換的交通燈與行色匆匆的過 路人是那樣的匹配。好一派繁盛的景象!

 

我城對這樣的拼勁引以為傲。時刻處於「搏殺」的 作戰狀態,是在熾熱的競爭,高速的發展中的生存 之道。大家是竭力偷生的螻蟻,顧「生存」失「生 活」,不曉得掌握生活節奏。我城猶如上緊了發條的 機械,停不下來。耽於逸樂是罪過,閒是只能從忙裏 偷過來的;享受生活被視為奢侈,既名不正,也言不 順。台上有人看不過眼,逼得想歇斯底里按下鈕讓我 城停下來,冷靜冷靜。

 

「到北海道度假吧!」台下的我們想起也興奮(難道 我城真的如此折磨人嗎?);「到香港度假吧!」大家 都嗤之以鼻(那是實在太荒謬了!)不過,為何非得 跑去別人的地方看海不可?海呢,是個不太像我城風 格的地方。暫別煩囂,擱下紛擾,思潮隨海浪起伏。 浪去浪來,浪來浪去,像伸出去的手,最後又逼不得 已收回來。深深感受到肩上負有大任,卻有更大的無 力感,太吊詭了!

 

空間與置身其間的人竟有如此隱晦而密切的關係。我 唯有在大會堂劇院的台下才能抽離我城,以直接旁觀 的角度立體地傾聽我城的心底之聲,察看我們的精神 面貌。舞台劇甫開場,台上有很多人,爭著擠進那狹 小的白色格子,螢幕代表著人們的箭頭,像電腦的游 標,被某權力之手支配著。這手扼殺了其他可能,逼 使我城走向單一。

 

一路以來,我城賴以生存收入來源,是土地。精明的 權力之手理所當然看準成本效益高的商用樓宇,將它 設為主流的土地用途。土地甚至被公式化,以達至最 實用的效果。我城難免淪為充斥著空洞乏味,沒有靈 魂商業硬件的鬼地方。長年累月的潛移默化走到極 端,恐怕我城的人會退化為不再敏感、欠缺品味、生 活渾噩的生物,精神衰弱得接近行屍走肉。

 

看著眼前的《樓城》,想得很遠,看似離題萬丈。 「新視野藝術節」精心呈獻的閉幕節目,《樓城》 裏面代表我城發聲的每段引錄對話,也引來了深遠 的思考空間,讓你與我更意識到彼此是血脈相連 的。儘管我城千瘡百孔,我們也不得不愛。我彷彿 從未如此接近這片土地,從未如此渴望親手編寫與 延續她的故事。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