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您貴姓?
文︰湘靈 | 上載日期︰2008年7月29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胡笳十八拍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
演出單位︰漢風粵劇研究院 »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12 - 14/6/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曲 »

六月中旬在葵青劇院公演的《胡笳十八拍》,雖然名為「新編粵劇」,但其實是一齣明顯脫離粵劇窠臼而只是以粵語歌曲演唱的音樂劇。

 

或許有人提問:每個藝種都有其生存規律、生態環境以及藝術範疇,而範疇內的各項藝術元素,都可能因應社會變遷而不斷演化。因此,當某藝種走過一大段時間長廊,可能經歷了極大的進化,甚至與原貌相去頗遠。

 

單以粵劇而論,由於社會以至其他環境因素大有改變,近百年的粵劇產生了很大變化,與原貌迥然有異。例如:以往唱曲用「舞台官話」,後來轉用「廣嗓」;以往唱曲用假聲,後來轉用真聲;以往伴奏樂器調門高,所用的是「硬弓」,後來調門調低,樂器轉用了軟弓,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中國以至西洋樂器;以往唱曲只有梆、黃,後來梆黃之外,大量吸納了廣東小調以及南音、龍舟、木魚等說唱藝術,外省音樂、時代曲甚至歐西流行歌曲,使粵劇的曲唱豐富無比;以往演員穿海青,後來改用水袖,藉此增加表演手段;以往用傳統硬橋硬馬的南派武打,後來採納重美不重實的北派武打,以往不着重編劇,只憑「開戲師爺」寫一個提綱,演員因此有很大的自創空間,後來編劇制度得到確立,演員的唱唸須按劇本;以往劇團的編制是「十大行當」,後來改為「六柱制」......由此可見,粵劇的改變,已經幾乎達到面目全非的地步。然而,這正正是一個藝種基於生存規律而自然演化的明確例證。因此,為什麼新編的《胡笳》,不能視為粵劇?

 

以上的提問,十分合理,而上述論據亦非常確切,但筆者極須補充闡釋:每個藝種必有其核心與周邊元素。周邊元素可以因應時代環境而增刪改變,使之易於生存發展,但核心元素不能隨意增刪,否則容易變種。

 

舉例說,粵劇的伴奏音樂可以在嚴分文場武場及「頭架下架」的前提下酌情添減樂器。換言之,文場不能沒有領奏,武場不能沒有掌板。如果把樂隊(棚面)交響化而改設指揮一職,以致不分主從,那就不是戲曲,而是音樂劇。

 

與其他戲曲相類,粵劇的核心元素計有:鑼鼓、梆黃、做唸。至於服飾、道具、燈光等周邊元素,縱有改動,亦不大損害粵劇本質。鑼鼓的最大作用是掌握全劇的節奏,營造劇裏不同情緒,甚至預示即將出台的,是生還是旦。沒有鑼鼓,戲曲就恍似人體失去脊柱,陷於癱瘓。此外,戲曲可粗分板腔體與曲牌體,粵劇是板腔體,而梆黃是板腔體的標記,梆黃之外可以加上任何曲種,但斷不能捨卻梆黃而全由其他曲種取代,否則粵劇就變了種。再者,粵劇不可缺少做唸。「做」包括做手、台步、身段以至水袖功等等。「唸」是唸白,戲行有云:「千斤話白四唱」。可想而知,唸白是高度藝術的表現,絕不可貿然刪卻。

 

可惜,綜觀《胡笳》全劇,既沒有鑼鼓經,又沒有梆黃,亦鮮有戲曲的唸白,更談不上有做手、台步可看,整個表演根本就是從頭場唱到尾場,而唱的全是小曲。既然《胡笳》缺乏粵劇核心元素,就不能稱之粵劇。由於它不是粵劇,我們不能用粵劇的審美準則評騭。

 

不過,如果這就是粵劇的新路前景,筆者只能回應一句:「恕難奉陪。」


(原載於2008年7月第30期《城市文藝》)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湘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