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諸神會三個實驗作品
文︰陳慧兒 | 上載日期︰2005年12月29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諸神會 »
主辦︰進念.二十面體
演出單位︰進念.二十面體 »
地點︰見文末
日期︰見文末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曲 »

實驗傳統藝術節2005之《諸神會》,是對中國傳統戲曲藝術作出實驗的作品,由著名藝術工作者石小梅(崑劇)、彭蕙蘅(河北梆子)、周龍及劉鑫(京劇)、李小鋒及張寧(秦腔)主演。當中包括三個作品:《群英會》、《雜種實驗》及《挑滑車》。

 

《群英會》

 

筆者認為,《群英會》是三個作品之中最成功的一個。四位主要演員,即石小梅、彭蕙蘅、周龍及李小鋒不穿傳統中國戲服,改穿運動裝及西服,既沒有傳統戲曲的化妝,也沒有大鑼大鼓的伴奏,全靠演員互相為對方以敲擊或唱腔助陣。四位演員向觀眾表現自己的唱腔及唸造的訓練,先有獨腳戲的部分,再有共同演出的集體創作實驗部分 ──《群英會》。

 

當演員穿著運動服吊嗓子及練功時,就把自己平時練功的刻苦和認真的一面呈現於觀眾眼前,跟觀眾拉近了距離。由於演員沒有穿傳統戲服及化上傳統戲曲的妝,觀眾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演員的演出之上,很有一種反樸歸真的意味。事實上,眾演員全靠自身的藝術造詣,不借助戲服和化妝,也能把其所演行當活現於舞台上,真的是精彩萬分;而女演員穿著高跟鞋也無礙其功架和身段的演繹,令人難忘。最後的集體創作實驗部分,就像是眾演員的同台比併,讓觀眾一次過欣賞到中國當今不同劇曲名家的造詣。

 

《雜種實驗》

 

《雜種實驗》由張寧 、李小鋒及香港舞台藝術工作者陳浩峰主演。張寧的聲線甜美,唱功是無可置疑。但實在不知道她大笑及大哭,或邊唱邊脫下身上的珠寶或飾物究竟有何作用。而開場不久,陳浩峰和另一演員在舞台左後方背向觀眾,做出一種看似男士小解的身體動作,更令人不明所以。因此,這個演出叫作《雜種實驗》也頗貼切。

 

《挑滑車》

 

根據網上訂票的宣傳稿,《挑滑車》是從拆解/實驗傳統戲曲技巧,到傳統/流行音樂的互動實驗。而場刊則介紹到:「焦慮不安是挑滑車主人公高龐的特徵,焦慮不忿是香港……」其實「焦慮不安」也是筆者在劇場內的感覺,因為一直都很想知道何謂「挑滑車」,但似乎得不到一個答案。「挑滑車」是否一種劇曲藝術的功架?還是一件歷史或傳說事件?有說《挑滑車》是講述岳飛與兀朮會戰前點將時,大將高寵不見重用,質問岳飛,岳飛令高寵守軍中大督旗。及至交戰,宋軍不利;高寵突出助戰,連挫金將,兀朮大敗,高寵乘勝追擊,兀朮以鐵滑車自山頭滑下以阻之,高寵連連力挑滑車,終因力盡戰死。事實是否如此?筆者未有考究,只期待演員劉鑫可在表演中將答案演繹出來,但似乎創作人沒有任何提供答案的意圖。

 

由於這是一個京劇劇目,相信一般香港觀眾未必會了解原來的文本,沒有這個基礎,要觀眾參與所謂的「解構和建構」,恐怕是很困難。雖然把陳克華填詞及調寄石榴花的曲牌之曲詞,反覆地顯示在投映屏幕上,也未必對觀眾有太大幫助。尤其是,這個演出充滿不同的意象或符號,如輕柔的白布逐漸鋪滿整個舞台、椅子……裸男加上佛教的般若波羅密多時心經,都大大提高了解讀的難度,更遑論是要觀眾參與「解構和建構」了。不過,最後投映屏幕即時顯現出舞台上剛發生的事並把畫面重疊,則很有歷史是分秒累積的而又不斷重覆的意味,十分有趣。

 

這個演出的另一特色,是用上多種跨時代的音樂,包括中國傳統戲曲音樂、西方古典音樂、現代流行曲、溫柔的音樂盒式音樂…… 結合劉鑫的京劇功架藝術演繹;有時,音樂似乎可以描述到劇中人的情緒,有時似乎又不可以,看來仍需多作實驗。

 

另根據香港青年京劇學院的網上介紹:《挑滑車》一劇是京劇武生代表作,內有整套精彩武打,又有整套身段舞蹈,表演出大將軍之氣慨。是次演出的其中一部分,是劉鑫一身純紅色的古裝戲服,背掛令旗,臉不化妝,既似將軍又不似將軍。由於劉鑫並沒有化妝,顯得他的眼睛比較小,欠缺大將軍的氣慨。如有傳統的京劇化妝,肯定效果更佳。這是今次實驗作品的一個小發現。

 

《群英會》演出日期及地點

 

18, 21 - 22/11/2005 香港大會堂展覽廳

 

《雜種實驗》演出日期及地點

 

19 - 20/11/2005 香港大會堂展覽廳

 

《挑滑車》演出日期及地點

 

25 - 27/11/2005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戲劇協會個人會員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永久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