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瑪竇的記憶宮殿小聖堂內演現代歌劇
文︰陳瑋鑫 | 上載日期︰2010年11月16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念‧二十面體 »
地點︰九龍聖依納爵小堂
日期︰5 - 9/11/2010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0 »
藝術類別︰戲劇 »

近年,胡恩威為「進念.二十面體」創作及導演了不少跟佛教有關的製作,身為天主教徒的胡,終於在今年的「新視野藝術節」導演了一個跟天主教息息相關的作品《利瑪竇的記憶宮殿》。《利》以美國著名中國史學家史景遷教授的同名原著作藍本,由廖端麗編寫成七幕多媒體現代歌劇。是次演出由現代音樂創作家許敖山作曲,主角利瑪竇一角邀來國際著名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擔演,並有台灣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奇想偶戲劇團」參與人偶設計與演出,形體演出方面還特邀日本的川口隆夫加入,負責樂團指揮及多媒體設計更是來自德國的藝術家,整個團隊可謂精英雲集,而整體演出效果亦相當不俗。

 

作為紀念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的一個創作,《利》劇在表演形式上不算大膽創新,基本上是以廖撰寫的文本發展出來,沿用原著中的意象與寓言,透過九幕(序幕、七幕演出及終幕)戲,把利氏來華傳教的過程與心路歷程一一呈現,把埋藏於他記憶宮殿內的人和事介紹給觀眾。此外,演出雖然是在聖堂內搬演,不過創作人卻沒有刻意加入大量宗教元素,反而用一個非常人性的角度去看這個遠渡重洋,隻身於異鄉生活的外籍耶穌會士,如何克服生活上的困難及心理障礙,可說是從另一角度去審視宗教的力量。

 

無可置疑,於小聖堂內搬演一個專業的歌劇演出,無論是對表演者還是觀眾來說都甚為新鮮,難得的是是次的表演場地聖依納爵小堂乃以耶穌會始創者聖依納爵羅耀拉命名,而且一直秉承耶穌會的傳統,正好是介紹耶穌會教士利瑪竇的故事的理想場地。全劇大部分皆於小聖堂前方圍繞聖壇築起的平台上演出,田浩江化身利瑪竇,以其情感豐富的圓渾歌聲把利氏的心路歷程一一剖白,加上許敖山創作、德國柏林Manuel Nawri指揮、「香港創樂團」演奏的現場音樂,還有來自慕尼黑Tobias Gremmler的數碼影像,可說是極盡視聽之娛。

 

表演方面,田浩江唱與演俱佳,來自日本東京的特邀表演者川口隆夫也沒令人失望,雖然給予他形體演繹的空間不多,但他於第六幕演乞丐時還字正腔圓地唱上好幾句中國戲曲,就絕對是個驚喜。想不到他除了形體功夫厲害,唱起中國戲也似模似樣。另外,演出也加入了手控人偶及面具偶等元素,來自台北的團隊無論在偶的設計與操控上亦非常出色。不過,表演期間不時投映於聖壇後方的多媒體三維視訊就令筆者莫名其妙。

 

動態影像投射在「進念」的製作中總會出現,《利》劇也不例外:將利志達創作的圖像投放作背景,又或是曾於《心經即是巴哈》中出現過的中文方塊字迴旋快現皆見效果,再加上蕭慧敏的燈光設計,視覺上是毫不失禮。但那個利用三維效果建構出來的人頭圖像,面相時而改變,但開口卻總給你一把機械聲線,感覺非常突兀。我實在未能看到為什麼要如此處理,明明甚為人性化的故事,卻以一把非常機械式的非人聲音作為母親/聖母的話語發言,還刻意造出一些散射的光輝從頭後展現……如果要讓神發聲,人頭的具像處理是否有效?現場聖堂內的十架與聖母像不就是更好的象徵麼?若嫌太過具像,又何不作一個更虛幻的設計呢?現在那電腦聲加互動咀部動態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也恨恨地將以歌樂聲中建構而成的宮殿打得粉碎……不過,若創作人其實只希望有一強烈的間離效果,那就非常成功了。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評人及表演藝術研究者,自1998年起於港澳不同媒體上發表有關劇場、舞蹈及視藝等評論與專題文章。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2015-2017)及香港舞蹈聯盟《舞蹈手札》編輯(2020-2021)。現職大專講師,並分別為香港舞蹈年獎、香港小劇場獎及 IATC(HK) 劇評人獎評審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組顧問及舞蹈、戲劇、藝術評論界別之審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