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關刑罰的故事。」
看過7A班戲劇組的《想死》,這句話從樂師的口中一再強調,但對於剛入場的觀眾,打算看一個死囚的故事,著實有點摸不著頭腦,因為一下子由被動的刑罰跳到主動的「想死」,感覺拉遠了。
這齣劇作出自一休的手筆,主要演員有三個:樂師、鳥(執法的醫生/獄卒及一幫角色)和根(死囚、教授及一幫角色)。全劇一小時四十五分鐘,只有三個演員,幸而在麥高利演出,而且三位演員的energy保持得很好,問題並不大。
全劇由樂師擔當一個插科打諢的「指示人」角色,引導其餘兩位演員在思想鬥爭中選擇,但與演員正面交鋒並不多,樂師在等待觀眾入場的時間(也就是現場親自演繹house music時)已經與觀眾交談和喝香檳,很有力地把樂師從劇中抽離出來,對於往後「看透世情」的支配,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在劇情推進方面,給我的感覺很像西片《The Green Mile》,說的就是一個死囚獄中的獄卒發現一個將行刑的死囚可能並不該死。劇中的死囚(根)不停地試探、懇求獄卒(鳥),希望鳥能放他走,而鳥則在理智與人情之間徘徊、爭扎。
劇中多次出現人物抽離的情況,由於演員不多,為了一人分飾幾角,有幾次用上衣物代人的情形,但更能加強「與對手靈魂深層溝通」的感覺,值得一讚。
一休的劇本一直善於寫情:《鄉心一夜》的鄉情、《四號房》的親情、今次《想死》中的惻隱之情。在一場施刑者與受刑者的角力中,前者要眼看一個活生生的人餓死;一個要看著食物被迫餓死:生命的尊嚴在頃刻間不值一文。「只要我放棄生存的慾望,受苦的就是你。」形勢在不停地逆換,導演把節奏把握得很好,雖然故事情節上有少許犯駁的地方,但整體把一個「死」字玩得透徹,生存的主動性與被動性之間,《想死》已經做得不俗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7A班戲劇組對於現場收音的演繹方法(《的士乘客》及《四季2000》中已曾用過)很特別,令觀眾更容易投入劇情,值得一讚。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