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戲劇匯演決賽演出
文︰杜麗莎 | 上載日期︰2003年8月29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香港戲劇學會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沙田蘇浙公學《郵差191》

 

一向在匯演表現優秀的「沙田蘇浙公學」這晚的荒誕劇演出非常精彩,佈景設計別出心裁,把整個故事串連起來。佈景只有四面有門的牆並列著,代表公屋內四伙互不相干的人家,一向門戶緊閉,直至一個「烏龍 」替工郵差,把信件誤派後另這四伙人家的關係產生微妙的變化。郵差替母親離去的小男孩讀信和寫信;讓女孩小君代自己派信賺取微薄收入,藉以讓她暫時忘卻自己那終日吵架的父母和可以去買益智書籍;以及為受盡男士傷害的Iris作信。就這樣,並列的牆搖身變成旋轉式的舞台設計,彼此的生活,因著這個替工,互相連繫在一起,最後各得其所,大團圓結局,好像暗示當大家對身邊的人不再存有介心,不再想著去欺騙別人後,好日子便會來臨一樣。各人演詞唸白清晰,全劇除郵差兩段獨白外都是不同角色的對手戲,是這晚最多對手戲的一組,而且各人演出嫻熟,水準平均,Iris的大起大落情緒表露無遺,尤為突出。場面之調度和劇情配合得非常緊湊,唯郵差最後的獨白略縑形式化,硬將這角色從劇中帶走,這樣一走,感覺像消失似的,其實大可以安排他在暈倒的那一刻即時處理他的內心感受,可能更能一氣呵成。

 

劇場休憩間《這個家,與你何干?》

 

2001年獲優異導演的周昭倫今年編導出一個意義深遠、發人深省的故事,探討我們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對自己和家中其他的角色的不滿,這樣著重內心戲的一個文本,即使對於資深演員來說,也會是一種挑戰,對這晚台上五位年青演員簡直顯得有點吃力。內容描述經常離家遠遊的老三,因不想面對自己支離破碎的家,不願為殘破的家肩負責任,毅然遠走高飛,以為藉此可以得到解脫,但每每午夜夢迴,卻發現自己離不開這個家,於是便決定回去,為自己和家人尋求解脫的方法。家中每人都為自己所擔任的角色、過去所犯的錯受盡折磨,內心獨白的同時,以影像反影內心的掙扎和矛盾,所埋藏的痛苦,澎湃洶湧,像背後的影像一樣慢慢放大,一發不可收抬。主角老三回想成長過程中,自己總像個局外人,對家毫無歸屬感可言,但離去,卻並沒獲得半點領悟,最終還是要在亡父的帶領下重新欣賞這個家,可見家長對子女的影響如何深遠。成長已是一種壓力,成長在一個問題家庭更會把人壓得透不過氣來,然而,很多青少年以為只要逃出原來的家,自己便可以找到幸福快樂,結果,只是換來自己和別人更多的不幸。此劇實在值得向更多的青少年推介。要不是時間限制,各人內心戲可發揮得更淋漓盡致,至少不會把六弟的感覺封殺吧!

 

瘋流劇團《十四號床 》

 

接著過去在匯演成績優異的隊伍演出,又被安排在整晚、以及決賽的最後一組,壓力可真不少。然而,這似乎對瘋流劇團的四位演員絲毫沒有影響,演出順暢自然,把觀眾的投入感,一直帶到比賽終結,實屬難得。故事講述陳太的父親入住由剛升任主任的李醫生主診的十四號床位,與此同時,李醫生自己的母親也因心臟衰竭入另一間醫院,一向自負的李醫生習慣以醫學角度去面對別人的死亡,卻不知如何以真心去面對自己母親的病和死亡,最終錯失陪伴母親完成人生最後一段的機會而耿耿於懷。李醫生兩段醫學唸詞或可減省,畢竟這不是醫學講座。戲中他提及自己除了醫治病人外便是娛樂病人,然而,從他開首便對陳太的冷漠,實在與他的說法大相逕庭。陳太Flora在每天陪伴母親和外公的過程中,慢慢感到失去親人的痛楚,痛恨母親在外公尚在人間時已安排他的身後事,卻不知陳太在為忙碌打點一切時,只是讓自己暫時忘記懷念父親的傷痛,不得而已,奈何子女往往無法為父母設想,兩位演員對於這關係掌握得怡到好處;然而,母女最後的關係沒有因外公的死而有所領悟和改善略嫌不完滿;Flora對外公自稱孫女也有欠妥當,該為外孫女才對;陳太最後的獨白也顯得說教。至於小丙一角就完全是調和醫院沉重的氣氛,對世事無常、緣來緣去作輕鬆的提點。

 

綜合三組表演和近年來戲劇創作形式,都比較傾向著重內心獨白,對手戲相對減少,雖然這對表現演員的內心變化要求相當高,但是否暗示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愈來愈大則不得而知。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