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琴藝與香港琴文化
文︰黎鍵 | 上載日期︰2003年10月25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見文末
日期︰見文末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1993年8月,湖北郭店楚墓出土了殘簡一批,香港琴家饒宗頤教授出席了1999年有關墓葬研究的國際會議,事後於2001年1月北京出版的《中國學術》第一輯內發表刊首文章《涓子〈琴心〉考》,認為有證據顯示殘簡與失傳了的涓(蜎)子《琴心》有關。此項考定,直把中國的琴論著述推到了老莊時代。一般認為:中國有規模的琴論起自漢代的劉向與揚雄。

 

揚雄《琴清英》云:「昔者神農造琴,以定神,齊媱僻,去邪欲」。又劉向《琴說》:「凡鼓琴,有七例」,這七例是:明道德,感鬼神,美風俗,妙心察,製聲調,流文雅,善傳授。這七例包括了琴樂的功能,琴樂的格調,甚至也涉及了琴藝的傳承。綜合了這些漢儒的論琴,原來古琴有古德。琴源自神農氏,後世亦稱「古琴」。

 

結合了傳說,也考據了出土遺物,發現琴的定型直至戰國時代仍在進行中。戰國南方的墓葬出土了十弦琴與九弦琴。漢時琴已定型,有七弦、十三徽,無柱有軫。說神農新石器時代有琴,是其時凡架木懸絲的樂器都可稱「琴」,是以早期的琴字可以作 形,象以手()敲「樂」()。「樂」字作「琴」,是甲骨文早期的借用,其後琴瑟漸分。饒宗頤教授在《涓子〈琴心〉考》中亦借此重新訂定了琴瑟二字。瑟的構造也是架木懸絲,其實早期也許是琴瑟不分,而且一般估計也是先有瑟後有琴,甚至孔子的不絕「弦歌」,證之於從春秋到漢代的出土實物及有關文牘,孔子所用以邊彈邊唱的,也許還是瑟。當琴瑟不分的年代,那很可能就是神農氏以至伏羲氏的新石器時代,距今五千年。

 

琴瑟一開始當然還不是士大夫文人的獨奏樂器,《詩經》的時代還是民間用之以求神祈福的器樂,所謂「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這當然是耕夫彈起來的琴,還可以用鼓合奏。定型為七弦的琴直到漢代才變成「雅琴」,雅琴可以作為雅樂的合奏樂器,也開始進入了獨奏器樂的殿堂。稍後,便有獨彈的專用琴曲,復產生了多種多樣的指法與彈法。豐富多變的散音、按音、泛音應該自漢代便多所應用,十三個徽的位置確定了泛音的定位。稍後便應該出現了「琴譜」。最早的琴「譜」估計出自六朝的梁代。因為著名的隋唐琴曲《幽蘭》據說就是梁會稽人丘明所傳。《幽蘭》是典型的「文字譜」,全用文字解述,共4954個字。這樣的「譜」,當然只能用之於提示、備忘,而不能簡單地用作樂音、節奏的辨識。其後唐宋之後有「減字譜」,清代有「半字譜」,中國琴譜開始定型,而琴藝亦開始形成系統。作為文人與士大夫的獨奏器樂,古琴音樂一直是古代文人樂思樂想的集大成。藝術美學往往是時代與哲學思維的灌注,浸滿了儒道思想的中國文人士大夫也把自己的情操浸潤在琴道裏。或中正和平,雍容莊重;或汪洋肆恣,飄逸洒脫。也許還有襌意,如唐人王維的「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琴心與明月,兩兩相照。

 

琴的傳承,代代的發展,歷來都有跡可尋。缺乏明確記譜方法的琴藝也代代有創作。唐人趙耶利、董庭蘭、陳康士等便是眾所周知的琴曲製譜者。其實也就是琴曲的作曲家。歷代都有這樣的琴曲作曲者與整理者,時到今天,琴曲共有三千餘首,而去其異名同曲者則有六百餘首,是歷代的琴曲不斷滋生繁衍的結果;至今譜集共一百五十餘種。在古琴發展史上,琴曲是可以創製的,而不論其方式如何。

 

琴奏的方式也是多樣的,早期民間的方式也可以「搏拊琴瑟以」(《尚書》),漢魏時的市井「相和曲(歌)」也有琴參與的合奏。

 

重奏的方式也依隨著歷史而發展,如「琴阮」合奏。阮也就是秦漢型制的古琵琶;「琴簫」合奏,簫也就是漢時的長笛,琴樂有「琴歌」,那便是琴自亙古以來伴奏歌唱的形式,如孔子「弦歌不絕」。近代琴樂有兩派,「浙派」喜好「希聲」,企求琴聲琴樂的「微妙圓通」,而「江派」則喜好文詞演唱,「就曲取音」,於是琴歌在明代便一時鼎盛。凡此種種,都可隨著時代轉移,既有一代代的文化,也肯定會有一代代推進著的琴藝與琴文化的發展。

 

香港的琴家肯定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浸潤著中國古代文人文化的香港琴人也有著國際現代的美樂視野。其實,越是前瞻性的中國樂人,他也許便越更珍惜著自己承傳著的琴的薰陶與琴音的浸潤。五十年代早已名列二十世紀當代作曲大師的周文中,他的基礎便是中國的「音」的美學,其實就是琴聲琴音的美學。他有一段話值得參考,他說:「中國音樂家相信,每一個音或每一串音本身,都是一個音樂的個體。同時,一直延續到最後,都是表現活生生的火花」,所以,「音樂的內在與本質,就在音本身,不必外求任何組織過程,最大的表現作用,就可以從音的不斷連續而得到」。周文中在眾多的國際音樂創作中找到了這一古琴琴音的根基,他的當代作品充滿了中國樂音的智慧,於是,他於五十年代便奠定了他在國際樂壇上的地位,而他也是第一個把中國音樂帶到國際化殿堂的大師,而他的一首著名作品《漁歌》,背後的音的基礎便是琴聲。

 

香港的琴家也充滿著傳統的智慧。五十年代以來,影響最大的當是女史蔡德允女士,她傳承著泛川派,其琴室名「愔愔室」,其門徒遍佈文化學術界與藝術界,其後門徒組「德愔琴社」,繼續發揚女史的琴德、琴品和琴風。本次參與「香港琴家與琴文化」的演奏者中,劉楚華、蘇思棣、謝俊仁都出自蔡女史的門下。唐健垣師承吳宗漢與王憶慈伉儷(梅庵派),而張慶崇則師事唐健垣。

 

音樂會編排的節目著意於從當代回溯傳統。香港從事電聲音樂研究的陳國平為琴家創作了《琴樂新創意》的琴樂「三部曲」,作曲家許翔威嘗試為古琴與口琴合奏創出新天地,也有謝俊仁為個人的寄寓創作琴曲。這一切,既回應了歷代琴文化的發展,而此外也藉此檢視了香港琴人的視野與創新的嘗試。

 

香港作為亞洲的一顆東方明珠,秉承著古琴琴藝的傳承,無論在琴藝術上與琴學術上都大有發揚,因此,一頁「中國傳奇」的「琴韻風流」方有香港大儒的琴家饒宗頤為之題字,德愔琴社的琴人鼎力參與,而此外,復有一系列的古琴學術講座、展覽與推廣等,算是2003年香港琴界的盛事。

 

演出日期及時間

 

10/11/2003 香港大會堂劇院

 

15/11/2003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原載於2003年10月《傳統再造》)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