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胡恩威如何用劇場閱讀歷史──對如何觀賞上帝來到中國的思考
文︰周凡夫 | 上載日期︰2008年10月20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節目︰上帝來到中國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念•二十面體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31/10-2/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進念歷史劇場」、「《萬曆十五年》的創作班底胡恩威、張建偉再次合作把中國歷史搬上舞台」,這兩句簡單的宣傳語便將有點含糊的《上帝來到中國》的製作變得清晰直接,但擔任編導及設計的胡恩威表示:「同樣是歷史劇,《萬曆十五年》的背景祇有一年,《上帝來到中國》則選取了七個歷史個案,從1840年鴉片戰爭前後開始,代表了近代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的七個不同類型,從初期針對皇帝作為傳教對象,到慢慢滲入民間,投入中國社會的教育、醫學、衛生,以中國人的落後發展為對象」。

 

「鑑古知今」往往是「閱讀歷史」的一個重要目的,將歷史搬入劇場,並不會改變歷史的嚴肅本質。本來,歷史便有很多種不同的閱讀方法,搬入劇場亦是其中一種方法,胡恩威認為這種方法會「好玩」。「好玩」二字正好道出了觀賞「歷史劇場」有趣的地方,和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本來「進念」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劇場語言,基本上很前衛、很實驗性,早期更以「行行企企」創出「經典」,以顛覆劇場概念,以對白(說話)不多,而意象凌厲建立明確的形象,但同樣是歷史劇場的《萬曆十五年》,便可以見出「進念」的改變了,演員有了固定的角色,還有很多說話要講,總體上採用了較為貼近「傳統」的劇場語言,沒有變的是箇中傳達的訊息仍往往會讓人深思。

 

但無論如何,胡恩威用劇場方式來閱讀歷史,觀眾當然可以用自己的一把尺去量度,這種閱讀方式有沒有問題?但更不能忽略的是所用的劇場手法,語言,產生怎樣的效果?是否「好玩」?這種「好玩」的效果是否能更好地發揮歷史「鑑古知今」的作用?

 

當然,更不要忘記這個製作的取題為《上帝來到中國》,其意亦祇在「好玩」,相信絕對無意要觸犯「妄稱耶和華的名」的戒命。為此,既可以「正面」地從「上帝」(西方宗教)和中國發展的角度來看如何「好玩」,但亦毋須執著於宗教的道理來評價這個製作,反正「進念」過往的製作總會提出很多問題(這次卻可能說很多話來「強逼」你怎樣去閱讀歷史),為此,今次亦不妨在觀賞時不斷從演出中發掘問題,如:隨同傳教士來到中國的真是上帝嗎?還是祇是一個「招牌」?是祇有上帝嗎?還是還有撒旦?舞台上上演的七幕歷史個案和過去三十來年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相關嗎?箇中可有深層意義?舞台語言閱讀歷史效果如何?是否能帶出新的啟示?是否真的「好玩」?「有趣」?……任何一條問題的答案不僅是可供寫作評論的理想材料,同時亦正是閱讀歷史的一個結果,那就且看胡恩威如何用劇場來閱讀歷史,能為大家提供怎樣子的答案了!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所有導賞文章由參與本計劃之資深藝評人撰寫,旨在令各參與同學並大眾,能夠對該劇目及參與之藝術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本地資深音樂評論人,1982年開始至今,一直在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古典音樂及文化節目,於2011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以表揚其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貢獻。著有《愛與音樂同行─香港管弦樂團三十年》、《四季集─文化澳門十年評論集》、《現代香港的起跑點─大會堂五十年的故事》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