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孤寂裡尋找自身的欲望
文︰曲飛 | 上載日期︰2008年11月3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戲院
日期︰7-9/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文章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統籌)

 

戈爾德思(Bernard-Marie Koltes,1948-1989),他的作品被譽為「前無古人」的法國當代劇作。他生於法國東部的梅斯,後移居巴黎,因患有愛滋病與世長辭,終年41歲。戈爾德思雖壯年早逝,卻留下足以奠定他在現代戲劇史上重要地位的劇作。他的作品具有極高的原創性和實驗性,不為任何意識形態服務,有強烈而鮮明的個人觀點與視野。

 

戈氏作品具有反映社會現象特色,他不喜歡對人的行為做出任何解釋或批判,這和他一向不為作品強做解說者的風格一致。當中《在棉花田的孤寂》(In the Solitude of Cotton Fields,是次「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及台灣「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譯作:《鯨魚背上的欲望》),是透過劇本傳遞了個人色彩鮮明的觀照視野、人生哲學以及世界倫理觀。戈爾德思了解文字是劇本創作的唯一手段,但是,仍以完美新古典主義手法,寫《在棉花田的孤寂》裡充滿哲學辯論的對白,他都能將戲劇文字張力發揮到極致,充分展現未能訴諸言詞的對話壓力。

 

戈爾德思是一名對現代城市生活觀察十分敏銳的劇作家,他創作《在棉花田的孤寂》的靈感,是源於一次在美國紐約市的經驗。據了解,某天傍晚時分,戈爾德思在紐約街頭遇上一名黑人向他兜售毒品,當時兩人只有眼神接觸,沒有任何對話然後便各自離開。戈爾德思回到家中,便猜想,假若當時兩人展開對話,將會發生甚麼事?於是,便寫成了《在棉花田的孤寂》。原著中只有兩個角色,一個是法國籍「顧客」,一個是紐約市黑人「推銷員」。劇本涉及貧富、權力、身份、文化、關係、性取向等內容;兩個角色在對話中時而糾纏,時而抗衡。作品寫於1986年,並於1987年首次於法國公演。

 

該劇本在2005年曾被改編,在香港小劇場上演,由表演團體Mar Vivo製作,名為《末路窮途》(Solitudes Multiples)。當年公演的版本由該團創辦人Jean-Luc執導,並擔演法國人一角,「推銷員」角色被改為中國籍,由本地舞台劇演員湯駿業飾演。經過趙嘉儀的翻譯及改編,背景除了改在中環蘭桂坊發生,對白更是變得很本土化,雖然以中法雙語演出,但觀眾仍然可以透過即場配上的中法字幕,明白當中故事。

 

是次《鯨魚背上的欲望》,導演陳炳釗將原文兩名角色由六名演員擔演,並強調:「注入廣東話與普通話雙語元素,輔以擊鼓、錄像及形體劇場的動作,把原劇整合為一個多層次的整體劇場。」觀眾值得關注是,有關整體劇場(Total Theatre)的呈現手法,這也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成員的強項。

 

整體劇場是梅耶荷德的理論流派,他們認為演員是戲劇藝術的中心,而非文學,演員中形體表演,又是表演藝術的中心,他們不贊成風格統一,提倡一種雜揉的多種的演出形式,實際是一種大眾戲劇形式。另外,他們將戲(史詩體)與表演結合在一起,認為戲劇演出是演員在一個自由的空間裏尋找音響、聲調、形體,以編造一種新的語法的行為呈現。整體劇場概念不只強調一切劇場元素的整合,更強調劇場的演出必須把觀眾也包括其中,令觀眾和表演者完全籠罩在劇場的範圍,形成一個劇場。

 

最後必須指出的是,整體戲劇不是全部否定語言,但他們確實減低了語言的作用,是很精確、高度計算的戲劇。但整體戲劇的一些實驗者,部分有些已經慢慢的走向人體工程學,離開觀眾越來越遠,或者他們已將劇場藝術作為一個視覺藝術,這等現象已確實存在。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所有導賞文章由參與本計劃之資深藝評人撰寫,旨在令各參與同學並大眾,能夠對該劇目及參與之藝術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原載於2008年11月2日《文匯報》)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劇評人、藝術文化評論員、藝術活動策劃人。

 

現為香港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香港戲劇協會成員、IATC(HK) 劇評人獎及香港舞台劇獎評審委員;網站訪談節目《藝術有時》主持人;香港學校戲劇節首席評判;香港小劇場獎創辦者兼召集人;101arts.net藝術新聞網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