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城﹕What a逼City!!
文︰小西 | 上載日期︰2008年11月17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節目︰樓城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劇場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0-23//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文章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統籌)

 

或許受近年一連串的城市保育運動、公共空間議題的爭議的啓發,最近本地實驗劇團「進劇場」以源於英國的「引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的創作方式,編作(devising)了一齣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全新創作《樓城》(The Will to Build)——一個關於建築,關於房屋,關於空間和節奏,關於我們每一個活在其中的香港人的生活的故事。

 

顧名思義,在進劇場的眼中,香港是一個「樓城」。固然,城市必須有樓房,但若論樓宇的建築高度與密度,香港無疑是全球三甲。難怪不少中外的創作人,都曾經把香港的都市景觀作為創作材料,遠的有日本動漫經典《攻殼機動隊》,近有《蝙蝠俠—黑夜之神》。都但到底是怎麼的環境與心態,做就了這樣的都市景觀奇觀? 正如《樓城》的英文題目The Will to Build(建造的意志)所示,這或許正是創作人所要追問的。

 

直面真實的「引錄劇場」

 

進劇場向來以跨文化傳統,創作英語、粵語及英粵雙語的原創劇場作品稱著,作品每每由特定的文本(文學作品、歌曲等等)出發,通過工作坊與編作的排練方式,揉合形體、影像與文本,創作出一齣齣充滿劇場性與詩意的舞台作品。不過,跟過往的創作方式有點不同的是,今次進劇場採用了源於英國的「引錄劇場」的創作方法,首先走訪了二十六位來各個界別的香港人士(由前殖民地高官、城市規劃師、保育人士、政治人物、文化評論人、紥鐵工人,不一而足),然後再把他們的說話化成舞台上的對白。而且跟進劇場過往「由文本衍生文本」的做法有點不同,他們這一次相當忠於「引錄劇場」的創作精神,在《樓城》中基本上是原文引錄大部分被訪者的原話,只是以劇場性、適當的剪接及舞台調度,把來自現實世界的不同聲音,編織成一個意義的整體,也嘗試穿透城市的表象,穿透高密度的城市空間、急速的生活節奏,為又忙又累的都市人的心靈底蘊,探一探熱。

 

其實,對於香港的觀眾來說,「引錄劇場」一類的劇場手法並不陌生。類似的創作方法,最早見於「剛劇場」的《回歸線上邊緣自白》(1995年)與「臨流鳥工作室」的《韋純在威斯堡的快樂旅程》(1998年)等,最近的則有「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去年創作的《開工天物˙栩栩如真》,這些作品作均以錄像方式,直接引錄了不少來自現實世界的聲音。來自現實的逼力,固然能夠為作品帶來一種直面真實的力量,但錄像與劇場在美學上本來就有所不同,如何磨合兩者,並為差不多己經有廿多年歷史的本地多媒體劇場打開新的可能性,倒是一道耐人尋味的藝術考題。

 

據說,《樓城》演出的頭半部分將以貼近我城的急速節奏,來讓觀眾代入一種「無法趕及」的熟悉節奏中。但若果劇場是生命的放大,將這一種「無法趕及」的情狀放大,本來就是一種讓日常生活節奏減速的嘗試,讓我們在忙與累當中靜下來,看看四周的空間,四周的人,然後再由四周出發,回到自己的內心。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所有導賞文章由參與本計劃之資深藝評人撰寫,旨在令各參與同學並大眾,能夠對該劇目及參與之藝術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原載於2008年11月16日《文匯報》)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