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或出走,這是想像的問題 ——評澳門足跡境.遇
文︰謝鴻文 | 上載日期︰2011年10月7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節目︰境.遇 »
主辦︰足跡
演出單位︰足跡 »
地點︰台南Masa Loft咖啡館
日期︰22/6/2011
城市︰台南 »
藝術類別︰戲劇 »

當前國際上非常受矚目的繪本作家陳志勇(Shaun Tan),2011年以他繪本《失物招領》(The Lost Thing)改編的動畫在奧斯卡獲頒動畫獎,向來以慢工出細活著稱的陳志勇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母親是澳洲人,他是生長在澳洲的移民第二代。這樣的身分背景,跨文化的融合或衝突,使得他筆下詮釋的瀰漫奇幻異想的移民故事《抵岸》更具說服力。

 

2006年出版的近作《抵岸》(The Arrival),本著十年磨一劍的細緻錘鍊功夫,出版後榮獲2007年義大利波隆納書展評審特別獎等諸多獎項肯定。

 

《抵岸》被澳門足跡相中改編成《境.遇》演出,與其說是偶然相遇得到創作靈感,倒不如說一切彷彿冥冥之中的緣定,因為中文「足跡」、「抵岸」這兩個詞皆指涉了一種行動狀態,也許是長途的移動,也許是短程的漂流;也許是剛出發上路,也許是踏上最終歸屬。行遊是身體的動,而創作何嘗不也是一種行遊,只不過它是精神、心靈的動,或說先靜後動。創作可以跨越的時空,遠比身體可經歷的更廣闊遼遠,甚至無邊無界。

 

先瞭解《境.遇》這齣戲生成的血緣脈絡後,再來談這齣戲的表現形式與內容會更有意思。《境.遇》根據導演莫兆忠的說法,它是一齣持續發展尚未定形,且會因演出場地不同特性作調整的小品人偶劇。2010年他們已來台灣在台北、花蓮巡演過一次,2011年6月間,又重抵台灣在台南、台東上演,此次最大的變動是原主演的盧頌寧之外,再增加一名演員文舒琪,因應新的陣容,當然劇情上也有更改之處。2010年的版本我未看過,所以僅就2011年台南這場所見作論述。

 

位在台南成功大學旁的Masa Loft咖啡館,是一家頗具文藝氣息的咖啡館。咖啡館一隅有一三面白色書櫃,這個書區還特別鋪設略高起的木質地板,和其他用餐桌椅形成空間的區隔。《境.遇》選擇書區作為舞台,書櫃成為布景,也是戲中諸多道具物件的擱置處,在戲未開演前,兩位演員已在書區就定位,閒適自在地翻著書,或整理道具,融於情境帶出非刻意表演的自然本色;更有趣的是那些被擱置在書櫃上的道具物件,宛如原先書櫃上的若干展示品,既可以和咖啡館主人的收藏對話,也俯瞰著在咖啡館發生的故事,這些道具物件也好似有了生命靈性,不再是單純的物品而已。

 

待戲正式上演,盧頌寧輕盈靈巧像風像水的肢體,緩緩地將折好的紙鶴、紙船一一送給觀眾。紙鶴是祈福的象徵,是遠離故鄉踏上異域的移民者的心情寫照;紙船則背負了夢想,像奧德塞(Odysseus)出航的漂泊旅程,加上紙船薄脆不堅,有必經渡歷險的暗示。這個開場的設計既有文學/舞蹈劇場的晶瑩詩意,亦有儀式般的莊嚴敬慎氛圍,共同交織成啟程的序曲。

 

接下來文舒琪的獨白:「我做了一個夢,夢裡面我和我的家人帶著好多衣服、家電和傢俱去旅行,在旅途中我們一直走一直走,我們不知道該在什麼地方停下來,後來,我們遇上一個神仙,他看著我們,還有我們的衣服、家電和傢俱,他什麼都沒說,然後用手指向他背後的一口井,我們走過去,放下那些衣服、家電和傢俱,就這樣住下來了。」我特別把這個夢境台詞抄錄下來,因為「走路」這個意象在夢的解析中意義明確,如同羅洪.拉頌斯(Laurent Lachance)《解讀孩子的夢境》一書說的:「夢到走路表示孩子正常地成長,這個夢也表示他可能得透過某個人進行某件事。」由於文舒琪的外型看起來仍有一絲純真孩子氣,因此若說她在劇中是扮演陳志勇原作中一家三口中的小孩也是恰如其分,她的夢境是心靈的表徵,也啟示對未來現實的想像。

 

當夢中所述的一切,透過執頭偶、紙偶等各類型的偶來表演,可輕易製造出夢幻的效果,而這種縹緲虛幻的表徵,自此溢滿整齣戲,直到結尾收在盧頌寧走進書櫃間的一扇門後,文舒琪走出咖啡館門外,戲收筆於此使得尋找異境抵岸的目的地出現耐人尋味的對比:一個像是回歸,一個像是出走,殊途沒有同歸,是否暗示著有人行旅還會持續下去?

 

其實陳志勇的原著更妙,最後一頁是兩個女孩拿著地圖似在找尋目的地,她們將通往何處呢?繪本的視覺圖像本就可以不必像文字一樣去交代細節,空白正是為了激發更深廣的想像空間,在想像空間的行遊,在中國文化的底蘊中也有「神遊」可以詮釋,但神遊的世界再怎麼瑰麗多變,也都會有個體的文化閱歷滲透其中,也就是說時空的維度是經由內在心理延展決定的。

 

《境.遇》和陳志勇的原著皆有種超越現實經驗,開啟想像的意圖,不管主觀的觀看,或想客觀的評鑑它算不算兒童劇,或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我們的想像如同戲裡的行李箱打開後出現的不是尋常的衣物,想像有被提昇、開掘,但又有對移民/文化的現實觀照,這戲就不是停留在天馬行空的玄想表面而已了。


(原載於2011年8月號《劇場.閱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1974年生於台灣桃園,現任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SHOW影劇團」藝術總監、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北京師範大學校園戲劇研究中心特聘專家,長期在「表演藝術評論台」撰寫兒童劇評,為台灣極少數的兒童劇評人,並曾多次擔任台北兒童藝術節諮詢委員暨兒童戲劇劇本創作徵選評審。曾獲亞洲兒童文學大會論文獎、日本大阪國際兒童文學館研究獎金、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香港青年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