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底嬌娃欠缺由慾望而起的鬥法
文︰何俊輝 | 上載日期︰2011年4月27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甩底嬌娃 »
主辦︰中英劇團
演出單位︰中英劇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1 - 10/4/2011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李中全導演的「中英劇團」新劇《甩底嬌娃》,由陳鈞潤改編美國劇作家Steve Martin的The Underpants,而The Underpants則改編德國劇作家Carl Sternheim的原著Die Hose。一齣戲有至少三種語言的版本,是因為《甩底》有一個全世界觀眾都會感興趣的主題——人對性的慾望。

 

《甩底》的故事發生在六十年代香港,描述樂綺思(胡麗英飾)在公眾場合甩掉內褲後,她那任職公務員的丈夫蒙盛昇(盧智燊飾)為怕消息廣傳令「鐵飯碗」不保,決定將家中的客房出租,怎料惹來多個好色的租客……故事對香港觀眾而言,雖誇張但又易感共鳴,例如不少港人愛留意娛樂雜誌中那些女星走光照片,並一窩蜂地傳閱和談論,心態上便跟劇中的租客們差不多。

於陳鈞潤改編下,劇中的男角色都有配合六十年代香港生活色彩的職業或身份,兩個女角色(樂綺思與王曉怡飾的鄧溪竹)卻沒有讓觀眾看到她們從事甚麼,看來是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寫照吧?幾個男角色以尹楓榴最能將角色的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他頻於劇中出口成文(詩),「我是經線,妳是緯線!」等對樂綺思所說的浪漫台詞,透過演員陳康用心而從容的演繹,令人覺得尹楓榴似足風流的詩人。

 

盧智燊雖演活蒙盛昇大男人的一面,但大概受原著的內容所限,看不到蒙的港英公務員身份,能跟左翩冬(吳家良飾的左派飛髮師傅)擦出由政治取向與爭奪樂綺思而起的戲劇火花,港英和左派只成為角色的背景,沒有對兩者的特質作詳盡演繹及變作角色之間的衝突;蒙盛昇背著妻子跟鄰居鄧溪竹鬼混的戲份,只著重揭發他一腳踏兩船,無針對鬼混發展出更多兩男一女的糾纏不清情節,有點浪費。

 

《甩底》只有尹楓榴最盡力追求樂綺思,他嘲諷蒙盛昇不多看書便充滿妙趣,而左翩冬亦有一場突然狂吻樂綺思,然後興奮得難以呼吸的惹笑戲。可惜除此之外,左翩冬、蒙盛昇、郭學魁(劉榮豐飾)和督爺(James Gitsham飾)均沒有為搶奪樂綺思芳心而盡施妙計、明爭暗鬥、愈鬥愈大件事(像電影《單身男女》中兩位男主角的求愛大鬥法編排),令觀眾的追看意慾減少。

 

在李峯和劉肇珊恰當的服裝設計配合下,吳家良演活了左翩冬看來窮困的形象;劉榮豐戴起假哨牙和手持拐杖,加上講台詞的口音兼扮駝背,也令人覺得郭學魁是個活得糟糕的老人家;James Gitsham戲份雖少,但高大的他把自信的港督演得入型入格。不過,左翩冬、郭學魁和督爺均在角色的心路歷程上刻畫得不夠,令演員只能發揮角色的外在,而無法將內在變成豐富的戲劇衝突,情況就像《甩底》在轉場景時加插了由馬才和編排的舞蹈或形體表演,表演近似 MTV 的影音效果,嘗試把一班男人渴求性慾的內心狀態投射出來,奈何投射到的只是矇矓而非具體、細膩和能帶來啟發的狀態。

 

整齣戲的六十年代氣氛很濃,「烏蠅摟馬尾——一拍兩散」、「寮仔部——有破壞無建設」等台詞會令年輕觀眾感到既陌生又新鮮。穿旗袍、高跟鞋和掛羽毛帶的妓女,加上古舊的收音機、火水爐和鐘,使觀眾超越了時空,盡享細味舊事舊物的樂趣。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討厭偏見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