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hamlet b.
文︰余仲賢 | 上載日期︰2011年1月2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hamlet b. »
主辦︰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演出單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
地點︰前進進牛棚劇場
日期︰9 - 12/12/2010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這好像是必然的:當莎士比亞在當時文化環境下完成《哈姆雷特》,廣經流傳,到海諾穆勒在當時文化環境下把經典的哈姆雷特解構,成為《哈姆雷特機器》;廣經流傳,陳炳釗繼《哈奈馬仙》後,與張藝生在現今文化環境下對經典的《哈姆雷特機器》再次進行拆解。

 

是以故事扭結到,在眾多飾演Hamlet的演員當中,一個代號b的,突然無法面對第一百場亞洲巡迴演出,躲到舞台底部,反思著自己之前的冰塊行為藝術,與示威防暴交織之間邂逅的一個奧菲麗亞;而那個奧菲麗亞在拿著hamlet b.名牌袋,不斷消費著劇場以確定自己是那個奧菲麗亞。就在冰風暴席捲大西北把「哈奈馬仙」文化產業區淹沒之際,於鏡頭的渲染下二人重遇,之後被媒體快速分類成為超級擁躉與演員的戀愛故事,建構成新的消費指標。

 

如果說《hamlet b.》指向現今劇場文化性消費,演員、製作產業化,資訊爆炸媒體促銷導致異常亢奮的快餐文化,大眾被重新定義為「市場」去個性化導致平面單一化等等,好像都難以表達《hamlet b.》所揭示在「過度亢奮卻非常有生命力的機器時代」之中每個劇場參與者(包括消費者)的孤寂和自我認同的迷茫。在台的左右兩邊豎起如大電視平面方框的符碼空間內,哈姆雷特瓦解成對渴求行動的一個藝術家,在街頭展示冰塊行為藝術;而文化消費者奧菲麗亞壓根兒就不理解其藝術理念。冰的延伸意義在藝術家與觀眾之間截然不同,兩者在同一作品所取的養份亦不一樣,奧菲麗亞用錢量化冰塊的拜金價值觀本令哈姆雷特不以為然,但其不管一切地對那塊巨冰的單純渴求又令哈姆雷特不能抗拒,亦是他所渴求參與者對其作品所付出的注意力,最後令哈姆雷特由衷折服,可是哈姆雷特真的能理解奧菲麗亞對冰的迷戀嗎?這正正把文化工作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衝突、角力以及對話都赤裸裸的揭示出來:當文化創作源於欲望,而遇到品味消費的慾望時,“To be or not to be”?或許,文化工作者與品味消費者的關係就如劇中互生情愫的一對般,互相吸引而又不求甚解地玩著蹺蹺板遊戲,此消彼長。

 

當看到消費者與文化工作者的渴求是如何的單純,不禁想是誰操縱文化消費的黑手?但見金草向觀眾幽默地闡述宏觀發展文創產業的領導階級,那種「草泥馬飲品」的藝術消費論時,心裏不免一寒,把所有過程以至消費構成到「永遠延拓」並「擴展至自我完善的體驗」,正是我們自身的慾望,而文創產業者可能只是催化劑或橋樑,把人的慾望實現。當我們把「文創產業」這個消費機器進行批判,往往忘記了個人正是啟動機器的燃料。

海諾穆勒以喝著可口可樂、品著紅酒抽著雪茄的意象不斷出現,自我指涉般提示出《哈姆雷特機器》重蹈覆轍,與其土壤以及受眾脫了關係。我們迷茫,我們虛偽,我們舒舒服服坐在觀眾席間聽著朱栢康既像演員亦像角色叩問著「想要衝擊世界,反被世界衝擊」時,鐵鎚落下,冰銷瓦解。我們好像跟著「行動」了,卻原來我們繼續跑資源,繼續學習「票房置換」,我們繼續hamlet b.。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