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代舞壇的3各演異
文︰馮顯峰 | 上載日期︰2011年2月11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Yvonne Chan
節目︰3各演異 »
主辦︰香港舞蹈節
演出單位︰不加鎖舞踊館多空間動藝 »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
日期︰3 - 5/12/2010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舞蹈 »

《三各演異》於2010年12月3日在JCCAC公演,它不是以舞再現《三國演義》,而是由三個香港的現代舞(「不加鎖舞踊館」、「多空間」、「動藝」)各自編的作品湊合在一夜,讓觀眾看到三個舞團不同風格的演出。

 

述說舞者生涯的《功和豆腐》

 

「不加鎖舞踊館」的王榮祿於年初以《功和豆腐》呈現他來港舞蹈的雙十歲月,今夜的演出是該作的上半部。此作揉合了戲劇元素,舞蹈以斷片式呈現。筆者印象最深的是如遴選或排練的一幕,王以各種指示引導女舞者作出不同的舞蹈動作,如跳躍、翻滾……相信這畫面對不少現代舞者而言並不陌生。現代舞講求將內心的所思所感以肢體表現,編舞者不時以語言引導(或指示)舞者舞出那抽象的感覺。王於漸快的節奏中展現出發掘身體的著急及憧憬的予盾。此外,他亦利用了不少象徵道具,如以榴槤象徵王來自馬來西亞、多條「祝君早安」的毛巾讓觀眾感受到舞者所付出的無數汗水、台上後排空著的VIP座位……

 

詰問舞蹈的《「舞」可能三──這是一個舞蹈表演II之起舞吧》

 

接下來是「多空間」調整及修改於2000年公演的同名作。馬才和與嚴明然在開始前傳咪讓觀眾說出對這舞作的期望。接著,二人輪流播放置於台中的音響,所播的都是“This is a XX dance”(這是一個XX舞蹈)的錄音,然後馬或嚴便會「跳出」該指定舞種,如中國舞、芭蕾舞、現代舞……他們所「跳」的只是表現該舞種的核心形式,如芭蕾舞的足尖鞋、現代舞的赤足等。每「跳」完一類,他們便將有關該舞種的物或書放在台上的任意一處。到後半部,所播的XX便是各種舞種、各個地域拼貼而成的名稱。演出完成時,舞台上佈滿各舞種的物或書,整個舞蹈史、前人的努力就在眼前,那是多麼的震撼與感人。完結時,音響播出 “Is this a dance performance?”(這是一個舞蹈表演嗎?),再播出觀眾在開始時所發表的期望。表演縱沒展露超卓的舞技,卻使觀眾不禁詰問舞蹈為何?舞蹈分類何須之有?

 

美麗悅目的《劃‧破圓》

 

中場休息後是「動藝」的《劃‧破圓》。五位女舞者與編舞之一的梁家權以肢體由點至線,再形成各種的圓。女舞者彼此間的連繫與疏離;梁猶如修道者遊於當中,從困妄、無力、掙扎到得道。編舞充份利用了JCCAC黑盒劇場台後那門後的空間,塑造了彼岸世界,梁在那裏與白布舞動,形態及舞影皆簡單而美麗。在「劃──破」一幕中,女舞者隨著往外的動作,撒出手中白色粉末,配合強勁的電子音樂,充份呈現主題中「破」的元素。不過,該場地的舞台與觀眾席接近,粉末四散使一些觀眾頗不適。然而,《劃‧破圓》不但悅目,當中「圓」的象徵亦為觀眾提供想深一層的切入點。

 

三個舞團在推動香港現代舞方面實在功不可沒。2009年首次《舞蹈日》中,參與的現代舞團只有他們三個;本年度社區文化大使計劃中(「不」的《康城記》、「動」的《當‧中 舞界限》及「多」將演出的《消失中的水牛》),他們提供了不少機會與平台讓大眾接觸現代舞。一夜能欣賞三團的演出固之然滿足,但這與分別看他們的演出並無異。難得三團合作,若能異中求同,合編一作,相信當中擦出的火花,定讓觀眾大飽眼福。


(原載於2011年1月第52期《城市文藝》)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願以字為舞影留痕,望借文讓思緒飄揚。為2009和2011年IATC與香港舞蹈聯盟合辦的「舞蹈賞析及評論寫作計劃」學員之一。文章曾刊於《舞蹈手扎》、《信報》、《文匯報》及《城市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