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
類別 |
出版日期 | 2013年3月 |
定價 | HK$120 |
ISBN | 9789881507686 |
發行 |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
簡介 | 現在和二零一一已經相隔超過一整年,這個時間的跨度,會讓我們怎樣看過去?藝術創作當然不是直線發展的,「後來」的作品不一定會「居上」。然而,整理藝術、借鑑藝術和評論藝術呢?較長的時間距離,會不會讓我們做得更有系統,看得更加清楚,也評論得更見深刻?
(序言.張秉權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
為進一步減少耗費地球資源,今年年鑑已經不再印行光碟,讀者可以隨時在網上的年鑑資料庫內找到資料,我們亦可以隨時更新。此外,我們亦會繼續試行dramall,讓劇團即時可以上載資料,而這些資料經整理後,將成為戲劇年鑑的內容。業界朋友的永續支持是我們年鑑團隊工作的動力,我們期望隨著文化資料整存意識的不斷提高,能夠讓香港整個劇場環境邁向更健康和成熟的發展。
(序言.陳國慧 –《香港戲劇年鑑2011》編輯)
《香港戲劇年鑑2011》 網上版:
目錄
序言 從「時間意識」說起 張秉權 文化藝術,全民普及 古天農 資料夠全面.有賴你幫忙 鍾景輝 透視、研究與發展的最佳起點 蔡錫昌 文化資料整存的意識 陳國慧
凡例
專題論述 個體生命的獨特姿態——二零一一年創作劇總論 張秉權 小劇場遍地開花 小西 二零一一年香港戲劇演出數據淺析 陳國慧 歷史中的教育劇場和教育劇場裡的歷史 黃婉萍 侃談社區戲劇╱劇場的多樣性生態 張潔盈 評論的評論 吳美筠 Who is reading——香港需要英文劇評嗎? 周潁榆 劇評人談香港劇評二十年:回顧、發展與前瞻座談會 陳暉健(整理) 假如這是真的…… 蔡錫昌
圖片選輯 戲劇記事(粵語、英語及非本地製作) 索引 鳴謝
圖片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