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動漫在全球都很受歡迎,近年更有多個作品被搬上舞台,甚至打破語言障礙,在海外地區上演,備受好評。今屆澳門藝術節便安排了由角野榮子同名原著改編,宮崎駿亦曾拍成動畫的《魔女宅急便》音樂劇上演,是該音樂劇2017年首演以來,首次踏上海外的舞台。開售後票房反應也很熱烈,連加兩場也售罄。雖然是日語演出,但《魔女宅急便》主題清晰明確,即使未能聽懂,但似乎沒有妨礙觀眾欣賞演出,同場的小朋友也能投入故事,氣氛很好。
《魔女宅急便》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主角琪琪按照魔女世界的規定,滿十三歲便得離家往外闖,她由鄰里相望的小鎮去到城市,遇上熱心的麵包店女店主索娜,夢想可以飛行的男生蜻蜒,和對她充滿戒心的城市人。
《魔女宅急便》琪琪角色造型來自宮崎駿的動畫,很是可愛。故事架構簡潔,上半場主要鋪陳琪琪的成長背景與初到城市的適應過程,情節略為平淡,節奏也較緩慢,但下半場開始出現戲劇衝突,情節有所發展,能牽動觀眾情緒。由於故事的對象為兒童,故事處理不太複雜,簡單直接地呈現琪琪的成長旅程,我覺得也合理。在現今經常強調高科技舞台的要求下,《魔女宅急便》特效不算多,也沒有太多花巧,主要透過吊索讓演員升空來營造飛行感,加上夜空、城市等投影,成功地製造出角色在飛翔的感覺。這種樸實卻有效的處理手法,證明舞台魔法不一定靠高科技,重要的是為觀眾提供想像的空間:天空飛翔、屋頂懸坐,同時也充滿詩意。
另一亮眼的角色是琪琪的夥伴——黑貓吉吉。舞台上,牠雖然只是由偶師操控的一個偶,卻能讓人感受到牠的存在。牠的幽默與機智不僅為故事增添趣味,更擔當了琪琪鏡子的角色,透過牠與琪琪的對話,不僅製造了輕鬆惹笑的氣氛,同時也讓觀眾窺見琪琪的內心世界。然而,吉吉在下半場的戲份減少,差不多是不見踪影,而且沒有明確交代原因(原著有提及因為琪琪魔法失靈而喪失與吉吉溝通的能力),比較可惜。
音樂方面,雖然沒有一首特別突出,也不叫人印象深刻,但容易入耳,為演出營造適當的氣份,並推進劇情。演員的表現出色,其中以飾演琪琪父母、麵包店女店主及市長的幾位資深演員最為突出,飾演市長的園岡新太郎很有喜感,身體語言很豐富,每次出場都吸引著觀眾的目光,演出叫人捧腹,而演琪琪及蜻蜓的兩位年輕演員山戶穗乃葉及黑田光輝也稱職,山戶穗乃葉在唱腔與情感表達方面都不錯,頗能呈現琪琪的心境轉變;男主角歌唱稍遜,但演技及舞技均不錯,能表現蜻蜓對夢想熱切追求的心情,舞動起來也充滿活力的。
作為以兒童為對象的故事,它核心思想是鼓勵觀眾要懷抱夢想及互相扶持。《魔女宅急便》中魔女並非萬能,琪琪的魔法只有飛行能力,起初跌跌碰碰,不知如何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尋覓自己的路向時,得到他人的鼓勵及協助,終於懂得運用一己之長去助人;而蜻蜓的夢想雖然好像不切實際,但他從沒放棄,最終能夠「飛」起來——在結尾,蜻蜓乘坐自己製造的飛機起飛,雖然過程驚險,但在琪琪的幫助下成功起「飛」,帶出了努力與夢想同樣能讓人心願達成,真正的成功往往來自於不懈的追求與互助。在演員充滿能量的演繹下,頗能激勵人心,叫觀眾帶著積極的心情離開。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