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上海粉絲劇場的機遇和挑戰
文︰李立亨 | 上載日期︰2024年4月11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題︰演藝新空間、粉絲劇場
城市︰上海 »
藝術類別︰戲劇 »

2024年4月

 

原本是樸素辦公大樓的上海亞洲大廈,疫情期間成了演藝新空間的發源地。

從亞洲大廈到其他空間,從上海到其他城市,新空間孕育了新的粉絲劇場。

 

1907年秋天,「春陽社」在上海演出《黑奴籲天錄》,是為中國話劇在中國內地的第一次演出。

 

2020年8月,位於上海繁華地段的辦公大樓「亞洲大廈」,以改編自韓國音樂劇的《阿波羅尼亞》,為內地接下來各式各樣「演藝新空間」的問世,揭開序幕。

 

必須是上海,觀眾期待新特奇

 

上海一直是內地接觸世界的國際城市,更是展示新(嶄新的)、特(特別的)、奇(奇觀式)的商業與文化活動的重要窗口。有趣的、新鮮的玩意兒,總能在上海找到足夠多的消費者。

 

一個多世紀前,話劇和戲曲是人們喜愛的文化活動。一個多世紀後,沉浸式的、以娛樂為導向的演出,成了不少年輕人參與藝文的成年禮。

 

為了把上海打造成「演藝之都」,除了大型劇院、舞蹈中心和歌劇院之外,如何為小型演出空間鬆綁,也是政府考慮的方向。

 

2019年5月,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推出《上海市演藝新空間運營標準(試行版)》:商業綜合體、辦公樓宇、產業園區、旅遊景點、遊艇、改造好的老廠房等城市空間,只要符合相關規定,可轉型成為新型的演出場所。

 

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演出市場就算不停演,上座率也被限制在五成以下。許多創作者跟演職人員,必須在原有創作合作模式之外去尋找出路。

 

左:上海的亞洲大廈,本身是一座商業辦公大樓;

右:亞洲大廈內部有電子看板,展示「星空間」的各色劇目

 

原本就經營演出活動的亞洲大廈物業方,配合「運營標準」規定,選中大樓裡一座不續約的美容院,改裝成韓國音樂劇《Mia Famiglia》故事背景的小酒館。表演者在一百多人的「小酒館」裡遊走歌唱,並向觀眾敬酒。高顏值的演員,輕鬆的劇情發展,近距離的演出氛圍,讓這齣戲跟亞洲大廈一炮而紅。

 

直到今天,亞洲大廈每天還能保持十餘個音樂劇、舞劇、推理劇、脫口秀、喜劇等演出。三年來不斷換卡司的《阿波羅尼亞》,每次出票一樣能引發關注。

 

不是百老匯,是垂直的大學路

 

原本,表演藝術就具備教化、娛樂、社交等不同特質。觀眾走進劇場,很多時候期待的是可以獲得放鬆的演出。美國的百老匯和倫敦的西區,已經有超過一世紀以上歷史的商業劇場傳統。

 

亞洲大廈把他們所營造出來的「粉絲劇場」,稱為「星空間」。這樣的作法,同時也引發了包括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開發演藝新空間的風潮。從本質上來看,這些星空間並不準備成為百老匯,而是在大樓裡面打造出垂直的「大學路」。

 

所謂的大學路,指的是韓國首爾大學附近的大學路,由年輕人在1980年代開始孕育出來,包括音樂劇、肢體劇、話劇等不同形式的小型演出集聚區。上海等地在商業大廈垂直而出的新空間,既像韓國年輕人那樣的多方嘗試,但又刻意學習百老匯商業劇場經營粉絲的模式。

 

在亞洲大廈和附近步行可到的第一百貨跟世貿廣場裡面,有超過三十個新空間。持續推出保持一百多名觀眾,購買不低於人民幣280元(約港幣300元)票券,在30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欣賞三到五名卡司的演出。

 

觀眾走進《嗜血博士》、《當你心動時》、《搖滾太白詩與星》、《暹羅旅館》、《虛無的十字架》等演出前,首先會看到當天演出的卡司介紹跟照片,然後是周邊商品。入場之後,觀眾就會進入劇情背景的酒館、古堡、旅館、甚至是郵輪內部。

 

透過配合繁複變化的燈光、音樂、歌唱、舞蹈等兩小時左右的演出之後,許多觀眾會在門口等待演員出來互動跟合照。

 

左:許多粉絲會在亞洲大廈出口,等待偶像出來拍照互動;

部分資深粉絲會在得到主辦方允許後,帶專業相機進場拍照

 

是粉絲劇場,是城市的亞文化

 

這些新空間演出所吸引的大部分觀眾,並不是一般劇場的常客。他們可能很早就曾參與「劇本殺」和「密室逃脫」這類可以吸引三五好友「玩在一起」的活動。

 

自《阿波羅尼亞》開演以來,亞洲大廈裡的各個劇場已經推出超過七千場演出。粉絲劇場的成功要藉由黏著度來「吸粉」,關鍵在於要貼近年輕人,配合劇場新鮮人口味去製作。

 

在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廣為人知的「人類心理需求層次論」當中,人的慾望分為基本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歸屬(社交)的需要、被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層次。

 

去看粉絲劇場演出的粉絲,可以感受到第三層心理需求的滿足。而當粉絲一起去追星(是的,不少受歡迎的演員都有自己的後援會),動員朋友去看戲,或精心準備禮物給偶像,那根本就直接滿足到第五個層次了。

 

內地的演藝新空間,可說就是藉由粉絲劇場的模式來推廣演出,維持熱度。對演出者、空間經營者、城市管理者來說,粉絲劇場讓休閒生活多元。

 

去看粉絲劇場,成為粉絲劇場的粉絲,已經成為上海等城市年輕人次文化中的一環。然而,走出非標準劇場之後,沒有偶像可以追捧,沒有歌唱舞蹈的演出,還會吸引他們嗎?

 

左:有些演出,會邀請觀眾到舞台上參與互動;

右:部分推理劇作品,會讓(買更高票價的)觀眾擔任陪審團參與演出

 

是娛樂活動,終究得更上層樓

 

不少劇場常客看到粉絲的瘋狂跟投入,都會搖頭嘆息。嚴肅媒體更將其定位為:這是城市娛樂活動,而不是藝術創作。

 

亞洲大廈引領的粉絲劇場風潮還會繼續延燒下去嗎?會的。因為,我們不可能「既要」吸引需要被娛樂的觀眾,「又要」他們工作之後繼續燒腦。

 

我們倒是可以期待,粉絲劇場創造的觀眾基數增大,原來的觀眾群在成熟之後,倒逼創作者在故事題材、表現手法跟形式,以及演出整體美學上面,更上一層樓。

 

(以上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紐約大學人類表演學藝術碩士,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曾任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上海世博會城市廣場藝術節總導演。現任北京首爾東京戲劇節(BeSeTo)節目委員,上海壹戲劇大賞評審委員。他所寫的《我的看戲隨身書》等五本表演藝術主題專書,已在台北和上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