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崑曲裏莎劇魂──當代劇場作品《凱撒》
文︰林萬儀 | 上載日期︰2024年4月9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凱撒 »
主辦︰香港藝術節
演出單位︰當代傳奇劇場 »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日期︰2024/02/22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曲 »

在香港藝術節首演的《凱撒》(2024,Julius Caesar),改編自英國文豪莎士比亞的劇作The Tragedy of Julius Caesar(1599,簡稱Julius Caesar),藝術總監、導演、聯合劇本改編兼主演是京劇訓練出身的吳興國,(臺灣)當代傳奇劇場創辦人,三十多年前已思索如何使傳統戲曲與當代劇場接軌,融合東西方劇場藝術,改編搬演過不少西方作品,包括五齣莎士比亞戲劇(下稱莎劇);[1]另一位主演張軍也有深厚的戲曲底子,是崑劇(原稱崑曲、崑腔)小生,國家一級演員,曾以獨腳戲的形式演繹莎劇。[2]香港藝術節委約當代傳奇劇場製作,並邀請張軍參與的《凱撒》,其中京、崑兩個劇種迸發出怎麼樣的火花,成為注目的焦點之一。藝術節的宣傳短片指,《凱撒》是「京崑版莎劇」;[3]張軍在藝術節的演前訪問中卻說,《凱撒》的音樂是「京崑新歌劇」,「既不是京劇,也不是崑曲」。[4]究竟《凱撒》是將京劇和崑劇混合起來搬演的莎劇?還是搬演莎劇的京崑新歌劇?首演當晚揭曉了。

 

就演出形態來看,《凱撒》展示了或顯或隱的戲曲元素,明顯的例如有崑曲小生真假聲結合的嗓音和唱法,又如水袖、厚底鞋等戲曲穿戴部件等;不明顯的則有凱撒臉上不勾線條,只塗上象徵威武、莊嚴,往往用於神明臉譜的金色顏料,又如帶有律動性的動作,彷彿配合着鑼鼓點,實際上全劇都沒響過一搥鑼鼓。值得注意的是,鑼鼓在戲曲表演中起着控制節奏、速度的關鍵性作用。《凱撒》的音樂由巴黎音樂學院作曲博士許舒亞為這個作品全新創作,既不是京劇的板式變化體,也不是崑曲的曲牌聯套體。音樂是識別戲曲身分的重要特質。筆者認為,將《凱撒》視為一個集京劇、崑曲、西方音樂、英國文藝復興戲劇、舞臺科技等複合元素的當代劇場作品,比較符合客觀情況。以此理解,《凱撒》有沒有守住戲曲本體就不需討論了。本文要討論的是,這些源自不同文化、不同領域的元素是否巧妙地融合起來,主創和主演的戲曲背景起着甚麼作用,改編作品對原著的演繹展現出甚麼構思,有沒有新的意義,該怎樣看待這條傳統戲曲的進路。

 

《凱撒》劇照

(©Hei Tsang;由 香港藝術節 提供)

 

改編作品不一定要演繹原著的精神要義,可以嘗試不同的詮釋角度。當代傳奇劇場《凱撒》的主旨與原著並不一樣,值得討論。凱撒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在羅馬共和國末期,凱撒在內戰中擊敗對手龐培(Pompey),成為終身獨裁官,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三年多後遭卜拓思(Brutus)領導的元老院成員刺殺身亡。凱撒死後,內戰再起。羅馬共和國終結,進入羅馬帝國時代。莎士比亞的《凱撒》以這段歷史作為背景,並非旨在重寫歷史,而是在於探討性格帶來的盲點、錯誤的抉擇所導致的悲劇性命運。[5]在原著的第一幕第二場,貴族賈修司(Cassius)擔心日益坐大的凱撒一旦打破共和體制成為獨裁君主之後,就保不住既得的權力和財富,於是慫恿卜拓思合力除去凱撒,堂皇地聲稱這是為了維護共和。賈修司勸說卜拓思,自己命運自己主宰,[6]頗有點題的意味。卜拓思為了延續共和體制的大義,不惜背叛長官兼好友。追求崇高理想的一腔熱血帶來盲點,令卜拓思忽視貴族和元老的機心,導致命運的悲劇性。與眾元老合謀殺死凱撒後,羅馬再次陷入內戰,卜拓思在戰役中失利,最終自殺身亡。相對於古希臘由命運主導的悲劇,莎士比亞的《凱撒》因其更深入挖掘人性和探討性格、意志導致悲劇性命運而具有劃時代意義。

 

當代傳奇劇場《凱撒》的要旨並不是原著中關於性格、抉擇與命運的人生哲思,而是歷史不斷重演的感悟。編劇將戲劇背景設置於當代,安排一個年青旅人的角色帶着攝錄器材在古羅馬遺址考察,突然穿越到原著故事的時空,目擊凱撒遇刺前後的事件,而且偶爾穿插其中,甚至訪問及拍攝劇中人。筆者解讀為年青旅人忽發思古之情,回溯歷史,省思歷史。詩人、卜拓思、賈修思、凱撒、預言者、安東尼等角色和五人歌隊陸續登場,情節與原著基本一致,曲詞有提及歷史「循循環環」。劇終前,屏幕上投影出若干幅古今各地的戰爭和難民圖片。最後,年青旅人道出歷史不斷重演的感悟:「一場壯烈的戲劇將要落幕,凱撒也將一次次流血,如果你也曾搖旗吶喊,推倒雕像,狂拋石塊,這一場悲劇,你也參與其中。」這番話連續說了四次,一次比一次激昂。若要以當代的視角去觀照歷史的話,安插一個當代人的角色,展示古今各地戰爭圖片,劇終前將歷史不斷重演的感悟宣之於口,未免流於顯露,而且不夠深刻。筆者相信其中一個方法是,對《凱撒》原作改寫過的歷史進行創造性重寫,例如改動、加插虛構情節,重新塑造人物形象,續寫等,務求賦予原著以當代的精神內涵、嶄新的意義。

 

《凱撒》劇照

(©Ray Leung;由 香港藝術節 提供)

 

接下來談《凱撒》中複合元素的結合。當代傳奇劇場的創團作品《慾望城國》(1986首演)取材自莎士比亞的《馬克白》(1623,Macbeth),這齣新編京劇把原著故事發生的背景從11世紀初的蘇格蘭轉化為中國的東周列國時期,人物設定、裝扮、唱、念、做、打等都比較好處理。[7]集莎劇、京劇、崑劇、西樂及劇場元素的《凱撒》中,年青旅人回溯的情景仍然是原著的古羅馬,在西方情景中融入中國戲曲,挑戰很大。劇中六個角色由吳興國和張軍一趕三(吳興國兼飾凱撒、賈修司和安東尼;張軍兼飾卜拓思、詩人和預言者)。張軍基本上全程以真假嗓交替唱念,音色較尖較細,咬字吐字和行腔表達都是崑劇小生的唱法。吳興國則沒有強調京劇老生或其他行當的演唱特徵,唱念較為貼近自然。在全新創作的音樂上或多或少地用上戲曲的嗓音和唱法,而且涉及兩個劇種,這是十分大膽的嘗試。論動作和姿態,張軍的表演大體上是程式化的;吳興國在戲中的舉止雖也帶有戲曲的架勢和律動性,但是相當含蓄。兩位主演兼演多角,而且有不少對手戲,二人在戲曲風格上的濃淡對比,令整體演出不甚調和。戲曲色彩過於濃重,與古羅馬的情景亦不相協調,因此,如果張軍的部分減輕一點,吳興國的略為加重一點,相信會融合得較好。在古羅馬戰服上縫綴一隻水袖的設計,移用戲曲中儒將角色的文武袖,甚為巧妙。凱撒的金色臉,安東尼印堂上的紅箭頭,蘊含戲曲臉譜的意味,可謂別出心裁。至於投影在移動實體布景上的古羅馬影像,未免太寫實,別說戲曲的寫意美學,就是當代劇場一般也不傾向像真的舞臺設計,太具象會窒礙觀眾的想像。

 

當代傳奇劇場的《凱撒》縱然有不少討論空間,但筆者認為製作團隊的探索的精神、演員的技藝、舞臺管理的專業性,都是值得肯定的。傳統戲曲的進路不會只得一條,創作有戲曲元素的當代劇場作品與繼承傳統戲曲的經典,並不互相排斥。吳興國和張軍都在創作上有所探索,同時也致力戲曲教育,肩負承傳戲曲傳統的責任。當代傳奇劇場在2010年起舉辦《傳奇學堂》,2016年成立《興傳奇》青年劇場。[8]張軍在2021年起出任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校長。戲曲人編演的當代劇場作品有着戲曲底蘊,臺上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帶着數十年苦練得來的功底和韻味,展現出獨特性,不只為傳統戲曲開拓新路徑,也豐富了當代劇場作品的面貌。紮實的傳統戲曲技藝和識見是創新的必要條件。《凱撒》在香港藝術節作世界首演,對香港本土戲曲的發展也帶來了啟示。



[1] 見當代傳奇劇場網頁,「團史」,http://www.twclt.com/history.aspx。擷取日期:2024年3月28日。

[2] 〈委約作品 上海張軍崑藝術中心 《我,哈娒雷特》〉,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網頁,2016年8月9日,https://www.artsbird.com/NEWCMS/artsbird//cn/cn_18/cnwtyc_18/cnplay_18/20160809/21854.html。擷取日期:2024年3月28日。

[3] 見2024年2月19日香港藝術節IG,https://www.instagram.com/p/C3hz6vuihkH/;2024年2月23日香港藝術節面書帖子(0:33起),https://fb.watch/qOHU2DvBo5/。擷取日期:2024年3月28日。

[4] 見2024年2月19日香港藝術節面書帖子(1:40起),https://fb.watch/qOHR0cTZ7y/。擷取日期:2024年3月28日。

[5] Palmer, D. J. “Tragic Error in Julius Caesar,”, Shakespeare Quarterly, vol 21, No. 4, 1970, pp. 394-409.

[6] 原文“Why, man, he doth bestride the narrow world like a Colossus, and we petty men walk under his huge legs and peep about to find ourselves dishonorable graves. Men at some time are masters of their fates. The fault, dear Brutus, is not in our stars, but in ourselves, that we are underlings.” 筆者譯:「為甚麼他像巨人般跨越狹窄的世界,我們這些渺小的人卻在他碩大的雙腳之間行走、窺探,為自己找尋不光彩的墳墓?在某些時候,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親愛的卜拓思,錯不在我們的命運,而是我們自甘臣服於它。」(第一幕,第二場)

[7] 見當代傳奇劇場網頁,《慾望城國》,http://www.twclt.com/drama_idea.aspx?ID=148b3be8-0868-4281-8c23-198ef3bcc81d。擷取日期:2024年3月28日。

[8] 同註1。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林萬儀,戲曲學術、教育、評論工作者,《藝術當下》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