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 精神崩潰》未能承載情感的道具
文︰邵善怡 | 上載日期︰2024年3月8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4.48 精神崩潰 »
主辦︰郭爾君
演出單位︰郭爾君 »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賽馬會黑盒劇場
日期︰22/2/2024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英國劇作家莎拉.肯恩(Sarah Kane)的《4.48 精神崩潰》,是她在自殺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劇本沒有明確的情節、場景,是主角每逢清晨4:48醒來的自言自語與掙扎的過程,用零碎的對白,展現角色自殺前精神崩潰同時又自我覺醒的思考。郭爾君以獨腳戲形式演繹的作品,非絕對的錯亂和崩潰,而是一種低沉、壓抑至自癒的心理過程,場內眾多小物件的設計和藉此交流的情節,把原本抽象的場景和情緒變得實在而有序、有對象地發生,卻未以回應「精神崩潰」的狀態為目標。

 

郭爾君利用場景把演出空間直線地分割成四部分,廚廁、床、書桌、電話亭,幕與幕的轉換就在遊走於不同場景間完成。各場景皆有不少的物件輔助於情緒的演繹與變化,如廚廁(焗蛋糕、計時器、碎紙機、聖經)、床(毛公仔、按鈕、音樂盒、電話)、書桌(打字機、信紙、羽毛、卡式錄音帶、戲票、相片),實景設計和零碎小物有助演出者進入表演狀態,但各物品對觀眾的意義卻不明確,觀眾只能停留於不同物件或許承載不同回憶的層面,道具在此隱晦地承擔了敘事功能,但也只停留在敘事層面,未能助觀眾建立想像空間以至引起共鳴,成為體現情感的符號。各式零碎小物在讀白間掏出或觀看,對白完成後便棄置,未能建立深層意思或象徵意義在其中,對交代「精神崩潰」的心理狀態作用不大。

 

另一頗費心神而又不太有成效的,便是觀眾座席的設計。演出者很有心思地在每張椅子上都準備了一隻軟棉的毛絨公仔,椅子的左方有一紙箱,上有一部有線電話,以及蓋起電話便會發光的小燈泡。可是除了在開場前,電話會傳來劇場的手機靜音提示以外,電話還有甚麼作用?當演出者走到電話亭裝置,不少觀眾都伴隨人物的行動而拿起身側話筒,卻只傳來沙沙雜音以及表示電話未能接通的嘟嘟聲響,眾人靜默地觀看著演出者在玻璃密室內的愁苦吶喊,事後雖然知道有少部分觀眾,能藉話筒傾聽演出者的哭訴,但絕大部分的觀眾,如我,卻是拿起話筒而不明所以,抽離的察看演出者演繹的悲傷。若果只是想呈現內在壓抑不能被所有人理解,是否真的需要每位觀眾都擁有一部電話?設計的目的,又是否能被場內所有觀眾感知?除此以外,公仔的安排,筆者觀察到不論甚麼年齡層的男女都會自覺地抱著公仔看劇,而且讓公仔面向舞台,一同「看」的更佔大多數,很童趣也溫柔,或許是郭爾君用以表現傷口癒合的象徵,但手抱輕軟的公仔同時讓觀察脫離於繃緊的壓抑。演出者撕毀又縫補公仔讓其癒合,這一行徑更與崩潰狀態頗有距離。

 

演出空間的種種佈置是有心思而具美感的,但物件太多,出現、拿起、放下的原因都不清晰,演員亦未有足夠時間與物件溝通和建立情感,讓道具發揮功用,建立想像空間。除了讓人覺得難以投入外,也覺得演員情緒未有完全進入狀態,未能把劇本內在的掙扎、抗衡、焦慮、困局有更細緻的詮釋。

 

此外,另一個要考慮的是安全問題,電話旁的鎢絲燈泡在亮起一段時間後便非常熱,按筆者觀看的場次觀察,有觀眾因衣物覆蓋其上不察而燒破洞,亦有遲入場觀眾落座時燙到腳,神情痛苦。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中學教師。2014年起參加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舉辦的「『新戲匠』系列 ─ 劇評培訓計劃」後,開始偶有發表劇評文章,並於2016年第八屆新視野藝術節中,入選「新銳藝評人計劃」。設有面書專頁「我作·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