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AI與藝評
文︰小西 | 上載日期︰2024年2月6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題︰藝術評論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其他 »

2024年1月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AI與藝評〉,但我不打算談恐懼。面對AI(人工智能),尤其是近期鬧得火熱的ChatGPT這類能自我生成內容的人工智能,我能理解部分藝評人對將被取而代之的恐懼(雖然我自己對此連半點恐懼也沒有)。但這種恐懼也不是甚麼新鮮事兒,在上一個世紀末,當第一輪科網熱潮席捲全球,傳統紙媒步向黃昏,在報紙一隅或小眾文化刊物上默默耕耘的藝評人,不是也曾喊出過類似的哀號?並感嘆沒有了傳統編輯的把關,評論文章的水平只會江河日下。之後,在社交媒體與自媒體當道的Web2.0年代,老一輩的藝評人也發出過類似的批評與嘆喟。

 

但事實證明,在社交媒體與自媒體當道的年代,二十一世紀的藝術評論並沒有走向終結,反而隨著數位科技與網路的發達、新興發表渠道的出現,在生產與傳播上「巨量」增長。《藝術評論的終結》(The Ends of Art Criticism)一書的作者派翠西亞.畢克斯(Patricia Bickers)便曾經指出,過去只為「一小撮志趣相投而又有見地的讀者」服務的專業藝評人,的確「已被網路上的喧囂淹沒」,他們的權威早已備受挑戰。但與此同時,社交媒體卻讓讀者可以透過張貼文章鏈結或點讚,大大拓展了藝術評論的影響力。而且,新一代的藝評寫手仍前仆後繼,積極地配合新世代的平台,寫出不同格式的藝術評論。畢克斯認為,藝術評論的巨量生產並沒有減弱其批判性,反而令它變得更多元。更多的時候,藝術評論變成了一個圍繞藝術作品而生的交流空間。[1] 同理,我要談的更多是:(一)新一輪的AI發展所營造的科技環境將會為藝評人帶來怎樣的挑戰與可能性;(二)在這個嶄新的科技環境中,藝評人該如何為自己重新定位。

 

AI藝評新人類?

 

其實,在新一輪AI出現以前,社交媒體背後的大數據(big data)與演算法(algorithm)早已根本地改變了當代的媒體景觀。在Web2.0的社交媒體與自媒體的去中心化年代,早已不是專業藝評人說了算。對於藝術工作者來說,他們自然需要藝評人的專業意見,但在社交媒體上透過張貼文章鏈結或點讚的傳播空間,「評論」(包括專業與素人評論)的擴散率卻可能以幾何級數極速飆升,他們對「評論」的看法也自然有所改變。由量變到質變,演出完畢,能快速引來幾則值得轉貼的觀眾觀後感,甚至引起進一步討論便好了(當然海量的觀後感更好),所謂專業評論也只是錦上添花。

 

但新一輪的AI呢?以現在AI的技術發展,藝術工作者已可以在演算專家的協助下,對演出的劇本、情節、音樂、燈光設計,甚至觀眾進行精確的分析,並透過AI演算法進一步「創作」新的劇本,甚至根據場景情感和語氣建議燈光提示。[2] 換言之,藝術工作者已可以繞過專業藝評人的「第三對眼睛」,更直接、客觀、精準與宏觀地取得有關藝術創作與市場狀況的「專業意見」。隨著表演藝術工作者將演出紀錄數碼化的發展,我相信將會有愈來愈多藝術工作者透過AI演算法分析與創作作品。在這樣的科技環境下,會否有更多擁有電腦運算科學背景的人願意投身藝評工作?在傳統以人文、社科背景為主的藝評圈子中,會否在新一輪的跨界混種中,催生出另一批前所未見的「藝評新人類」?

 

AI無法生產個人觀演經驗?

 

當然,藝術工作者暫時大概不會隨便公開有關自己過去創作的數碼化資訊,但隨著AI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未來市場也有可能推出更方便與便宜的分析工具,協助藝術評論的書寫。事實上,近期鬧得火熱的ChatGPT本身便有能力對演出原劇本作出不錯的角色分析。[3] 但問題是:既然藝術工作者已可以透過AI演算法,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更準確的專業分析,並模擬在創作上不同的可能性,藝評人在藝術的整個文化生產流程中還能夠佔有一席位嗎?雖然AI演算法已經能夠對觀眾的傾向作出不錯的分析,但劇場演出隨著台上台下不同條件的差異與變化,始終充滿著演算法所無法窮盡的隨機性,例如隨著觀眾的不同知識背景與人生經歷而生的千差萬別的觀演經驗。就算像ChatGPT那樣能在網上透過大量搜集相關的演出資訊與觀後感自我生成內容的人工智能機器,大概也暫時無法生產出這類獨特的個人經驗。加上人類天生喜歡圍爐群聚和分享知識與經驗,我們在可見的未來日子裡,藝評人(無論專業與否)仍然會在藝術的文化生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就算是站在藝術工作者的立場,他們大概也會非常珍惜這種透過演出所造就的生命交流經驗,更莫說在藝術評論巨量生產的多元環境下的普通劇場觀眾。

 

劇場/藝評生產的範式轉移?

 

面對上述的發展,未來劇場在生產上肯定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表演藝術的精髓始終在於,如何在一時一地創造出獨特的觀演經驗,可以想像,在AI演算法等工具的幫助下,無論是藝術工作者或觀眾,只會對原創劇場作品要求愈來愈高。面對這個全新的局面,新一代的藝評人需要擁有更廣泛而全面的知識(包括電腦運算科學),一是為了更全面把握當代劇場創作的最新趨勢,二是令自己更有能力辨識新世代作品的獨特性。

 

與此同時,或許也有劇場創作人會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遠離科技,堅守以人為中心的劇場傳統,標榜「本真」(authentic)的演出。這自然是藝評人原本的專業領域。但可以預見,上述的發展將會為表演藝術的文化生產帶來範式轉移,至於藝術評論會否出現相應的範式轉移,則尚未可知。



[1] 派翠西亞.畢克斯著,高文萱譯:《藝術評論的終結》,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22年)。

[2] 邱誌勇著﹕〈從歷史回顧中展望人工智慧與表演藝術共構的未來可能〉,《Artism Online》,2023年6月號,https://artismonline.hk/issues/2023-06/570

[3] 沅泱著﹕〈AI評角色,真人評戲:以《西哈諾》與《雅克和他的主人》作實驗〉,《Artism Online》,2023年6月號,https://artismonline.hk/issues/2023-06/571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