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新誌》(演讀版):40年來我們還在說同一種人性
文︰江祈穎 | 上載日期︰2024年1月31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主辦︰灣仔劇團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賽馬會黑盒劇場
日期︰18/01/2024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聊齋新誌》古劇新編,自有其意義,當人們都只以為「聊齋」等同《倩女幽魂》時,狐仙的故事可作為提醒,知道古代文學世界之廣博,亦知道杜國威在1989年寫劇本時當時世界之混沌,而今天《聊齊新誌》第六次重演,特邀馮祿德任要角,另邀請業餘演員,部分年青專業演員,以及已多次演出該劇的老一輩演員合力演出。本次重演一來嘗試以新舊演員合作,吸引老中青不同層面的觀眾群,二來演讀版本,亦似乎帶來不一樣的「講故」體驗,除了方便演出執行,亦在其中帶來不同的詮釋。是演的,還是讀的?人是善還是惡的?故事在古代還是在今天?在說書人的引導下,這些問題都有待看倌自行解答。

 

說書模式除了把劇情去戲劇化,觀眾由直述變成轉述地吸收故事,亦能把演員行動及場景轉換透過旁白描述,有效合理化簡約處理,亦令這種演讀模式成為一種美學處理,音效運用成功製造出典雅清幽及鬼怪陰森感,加上有效的燈光運用,令簡單的佈景帶來明顯的空間感。雖然薄紗有其使觀賞受阻看不清演員面容的犠牲,但其具有區分空間意義,把舞台分成前後兩景,前台為演出部分,後台為讀劇部分,有時會變成室內室外或遠近景之分,簡單而有效,更可以有意象的想像空間,例如陰陽人鬼之別,甚或垂簾迫良以及隱居獨立的隱喻,故事中狐仙的美善與人間世的奸惡之虛實對比,正直書生及除妖道士最後與孤仙聯手的辯證,正可透過意象空間作喻加強。

 

演讀的演出模式固然是是次演出的重點,演出因應演讀兩種方式避重就輕,對業餘演員不需太高要求,其動作及台位調度較少,手持劇本並在薄紗的保護下,令他們更自在地演出。另一方面,薄紗以外前台演出區與觀眾較近距離,在空白舞台上渾身解數,令專業或較有經驗的演員有較多表演機會。同時巧妙運用回書齋主持大局或讀書環節等轉折點,作為角色進出前後景,在演出與讀劇之間轉換,使這種轉換配合劇情而變得合理。然而這種演出模式亦有其不足,例如前演後讀收窄了演出區,犠牲演出的空間感,限制了台位的選擇,雖然演讀可簡化動作,但在劇本傾向寫實的情況下,場景建設依然相當重要,劇情需要有更多場面調度以作提示,但前後進出空間以及演讀轉換有時不清晰,例如由屋內到室外,或把狐仙推到另一空間,亦難以今人看到場景,台位及演員狀態所視所感,亦未能暗示出其空間感,整體在空間處理上不夠明顯。

 

除了場景的暗示,人鬼狐的設定如何讓觀眾清晰知道,亦相當重要。是次演出因為有說書人,可以依靠說白及劇情去分辨出人鬼狐,亦有部份聲效與煙霧效果,但這些效果並不持續,最大的認知是透過四位狐妖的鮮艷服飾,但這些服飾與其說妖,更像cosplay或電影《Lala Land》的現代人物,甚至比劇中現實的人更為鮮活,雖可以有「鬼妖比人更人性」的象徵,但觀賞上這套鮮艷與整體風格不配合,美學上依然有硬拼與突兀之感。比較有趣是狐仙扮成三位書生上課,以一色巾代表,但當中是化身還是上身?畫面似乎不足以解讀出來,後段拜師讀書共舞一幕,文字內容與舞蹈風格相對甚逺而難以顯出悲壯感。狐仙大戰錦衣衛運用剪影代替對打,有運用燈光效果,但動作實在過於粗糙,甚至比文字描述的更薄弱,令整場變得相當兒戲。結尾狐仙現身送行的迴聲錄音,遠近的迴音運用不當,變成現場夾口型的可笑情況,反而令場面變得可笑。

 

整體來說,杜國威編劇的戲寶並不需要太多演繹處理,亦可以帶來效果,這次表演亦能達到,雖然演讀處理未能盡善盡美,但能在這一時代重演,找到古今對話的必然性,亦在這一時代難能可貴。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北京語言大學文藝學博士(主修中國美學)、哲學課程講師、文化節目《索書號》主持、《聲韻詩刊》活動助理、文學書籍編輯,藝評散見於《號外》、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虛詞》、《別字》、《像素麵包》、《聯合文學》、「香港文學」。

 

業餘戲劇人,曾演出《魂迷族》、《水圍深海鯨》、《青春環圓》、《言盡之都》及《無路可逃》,編演《私房浪遊人》、《謊誠記》及《再見潘多拉》,並協辦戲劇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