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塵落無聲》:一群被期望的少年
文︰黎曜銘 | 上載日期︰2023年12月20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塵落無聲》 »
主辦︰劇場方程式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賽馬會黑盒劇場
日期︰25/11/2023 2:45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一)從近年的學童自殺與情緒問題談起……

 

近年,本港學童自殺有上升的趨勢,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數字由2018年的14宗,上升至2022年的25宗,而在2023年截至11月更已高達31宗。在2022、2023年,醫管局確診抑鬱症的精神病患者當中,約有1,810名為18歲以下。由此可見,社會已不能漠視學童自殺與其情緒問題。

 

戲劇是回應現實、與現實對話的媒介,故此近年亦有不少作品回應相關情況,電影有《年少日記》,而劇場則有由李偉樂編劇、盧宜敬執導的《塵落無聲》。

 

(二)一群被期望壓迫的少年

 

《塵落無聲》中,有三個被期望不斷壓迫的少年。Sue ,歷史系四年級生,她不理會家人的期望,選擇自己喜歡的歷史系,但最後由於家人身體欠佳,決定妥協,畢業後將前往外國,讀她不感興趣的金融系;Jake ,理科副學士學生,拼盡全力讀書,一心希望考上大學讀金融系,但到底自己真正喜歡甚麼,大概也沒有真正想過;而主人翁Simon則是法律系的二年級生,DSE八科 5**狀元,但不是真正喜歡所修讀的科目,只是在眾人的期望下選擇了這一科。

 

在這群人物當中,每一個人都被社會的期望壓迫,令自己走向不屬於自己的方向,又或者迷失自己真正的目標。有人完全順從社會的期望,拼命追逐;有人反抗後選擇妥協;亦有人迫自己順從,最後產生巨大的情緒問題,走向生命的懸崖。這種人物設定明顯直指香港的現實。

 

直到今時今日,傳統的「唯有讀書高」思想仍然植根香港社會,讀大學考文憑彷彿是每一個青少年唯一的目標,而考到好成績,又理所當然地要選取法律、醫學這些「神科」。這些閉固而單一的期望影響著每一個莘莘學子,使他們忘記尋找自己真正想追尋的生活。

 

Sue要順從家人的意願時,就問過:「我係咪好廢呀?」;Jake就曾幻想自己將來做一個普通的打工仔時,有人質問他「點解我咁撚廢?」;而Simon自殺時,亦曾向大學輔導員Professor Cheung道歉,認為自己「做唔到,我令所有人都好失望。」

 

看到三個活生生的少年在台上被社會種種的期望壓迫、扭曲,實在不無唏噓。

 

(三)情緒病與戲劇:進入角色內心的渠道

 

雖然劇作沒有明言,但根據角色的描述,例如長期失眠、過分自卑、有自殺念頭等等狀況,我們可以初步判斷主人翁Simon應該有情緒問題。

 

劇作初段呈現出Simon種種反常行為,成功製造了懸念,吸引觀眾追看,希望探求其反常的原因,最後透過Professor Cheung在懸崖邊與Simon的對話,了解到「我哋每個都有份推你嚟呢度」這種外界的無形壓力,就是Simon發生情緒問題以及走上自殺邊緣的成因。

 

事實上,在劇中,Simon的情緒狀態較為反覆,例如由一開始走堂,聽過Professor Cheung 分享自身的經歷後,便開始願意與Professor Lam一同參與辯論比賽;又例如參與辯論比賽時遇到壓力,於是放棄參與,情緒急轉直下,最後更走到懸崖自殺。可圈可點的是,全劇中,Simon周遭的人和事,基本上都是偏向正面,例如與Sue建立情侶的關係;有好友Jake的支持;得到Professor Cheung的了解和傾聽;得到Professor Lam破例提拔他至辯論隊;家中的母親努力工作,支撐家庭。但也許情緒問題就是這樣,縱使外在環境如何友善,如何支持,有情緒問題的人就是身不由己地情緒低落,身不由己地負面,身不由己地失去希望。

 

但問題是,如果作為一個戲劇演出,這樣反覆、較缺連貫或刻意把過程留白的處理,就有機會與觀眾失去聯繫。觀眾可能在理性上了解角色的狀況,但較難與角色產生共感。如果作品未能夠邀請觀眾進入角色內心的世界,就不能體會角色的感受,戲劇的力度就會大減。

 

而事實上,創作人亦作出了不少處理,嘗試邀請觀眾進入角色的內心,了解角色的狀態,例如第一場Professor Cheung與Simon進行輔導,他們雖然在進行對話,但創作人卻刻意安排兩人皆向觀眾席說話,Simon更坐於後場的一張椅子上,顯示出他孤絕及陰暗的狀態。又例如在第十二場,創作人刻意安排兩個時空同時進行:Simon,Sue和Jake在天台對話,Professor Cheung和Professor Lam則在房間爭辯。Simon在兩個並置的空間中被不斷拉扯,不斷逃離卻無功而還,從而呈現出眾人雖然關心Simon,但同時對他施加了不能承受的迫力。

 

雖然如此,但筆者仍認為在文本上亦欠缺足夠的途徑讓觀眾進入Simon的內心,如果加以改善,相信能錦上添花。

 

(四)具有效率及象徵意味的空間運用

 

筆者十分欣賞創作人對場地的運用。

 

作品的場地跨度不少,有輔導室、夜店後門、Professor Lam 房間、Simon家、學校天台、甚至懸崖。而有關場景不單只以寫意、虛化來處理。輔導室與Professor Lam房間較細緻地設置在台左及台右,呈現出兩種不同力量的對立。而Simon家與Simon的內心空間則較常設置在台中,單單以一桌一椅作出較虛的處理,有效呈現Simon在中間被不斷拉扯的狀況。而最驚喜的是,台後有一個類似於門框的佈景,在其後可以推出天台與山崖等較實的設置,雖然轉場時略有雜聲,但效果良好而快捷,能充分善用黑盒劇場的有限空間。

 

(五)由學童自殺與情緒問題作結……

 

有部分創作者認為近年有太多有關社會議題的作品出現,會令人產生審美疲勞,甚至令人生厭。但筆者認為,除了娛樂之外,戲劇作品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回應現實,與現實對話。

 

社會只有太多議題需要被關注,而不會有太多關注社會議題的作品。正如學童自殺問題,一條一條生命的消逝,絕不是塵落無聲,而是擲地有聲。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曾參與第二屆「新戲匠」劇評培訓計劃。劇場編劇作品包括普劇場《彼得與影子的奇幻之旅》:劇場空間《Ellie, my love》、《隱身的 X》;見一步行兩步《南方裸猿》、影話戲《扣題》、《療養院的 730 天》;香港話劇團《初三》;電視編劇作品包括獅子山下 《我們之間》第一季及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