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的選段
文︰鷺兒 | 上載日期︰2023年12月10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天鴿.情 »
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演出單位︰振華聲粵藝會 »
地點︰金沙劇場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戲曲 »

看畢《天鴿.情》,我首先思考的是:現場觀眾幾年前都曾親身經歷的災難,藝術作品要再次呈現時,應如何處理?

 

2017年8月23日,澳門遭受了超強颱風「天鴿」的吹襲,期間澳門失去了十條寶貴的生命,有二百多人受傷,直接及間接經濟損失合共超過一百億澳門元。全城一片悲痛與狼藉,備受批評的時任氣象局局長之後請辭。

 

《天鴿.情》正是以這場災難所創作的多媒體粵劇長劇。就如場刊的簡介,作品的內容是「歌頌澳門人愛國愛澳、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

 

並非《天鴿.情》的內容不真實。誠然,正如劇中呈現,在風災過後,澳門民間自發的互助,是災難中的一點暖光。但,這並不是「天鴿」風災全部的事實。風災前,政府的預報未能使居民及時準備,導致人命與財產的損失;風災後,政府的應對工作未能到位,於是民間大規模自發自救。尤記得,當時由於政府的設備不足,於是有民間借出器材抽走地下停車場的積水;政府對受災居民的支援不足,於是有人深夜駕著電單車,四周問有誰需要瓶裝水……風災期間,有人失去了自己的摯親摯愛,有人失去了自己一生的心血。「天鴿」距今已近六年,一些商戶仍留下當年「天鴿」的水位痕跡。一切至今仍歷歷在目,沒被淡忘。

 

然而,《天鴿.情》中使用的多媒體背景中,雖然建築物影像是真實的,但風災的暴雨與洪水是後製的,令災難的感覺有欠真實。作品開始時亦提到「乞巧」,但「乞巧」本身在澳門並不算盛行,令作品在說的「天鴿」彷彿是虛構的,令人產生一種記憶的違和感,難以代入共鳴。

 

許多「天鴿」期間的傷痛,《天鴿.情》都沒有提及。作品表揚了民間的包容與奉獻,但無視了民間的悲哀,彷彿災難不過是一時不便,有人把飯菜送到便好,有水有電便無憂,其他一切不值一提,唯獨忍耐與不計較是想要宣揚的。

 

作為藝術作品,《天鴿.情》當然可以從事件中自行選取自己想要表達的部分。但《天鴿.情》使用的是鏡框舞台,表演的形式亦有別於「一人一故事」劇場等與觀眾互動性強的手法,於是令《天鴿.情》與觀眾的溝通非常單向。加上當劇情講到解放軍駐澳部隊介入協助災後清理時,演員從觀眾後方經過觀眾席再走上舞台,於是觀眾幾乎是被演出包圍,一面倒地接受台上的表達。但「天鴿」是全澳親歷的一次沉重災難,牽涉整整十條人命,觀眾對「天鴿」的印象與感受跟台上的表達或者並不相同。如果觀眾不能與台上的訊息共鳴,台上的歌頌就變成一種強加,令觀眾變得有口難言。

 

《天鴿情》劇照(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提供)

 

另一方面,台上的劇情亦未能令人信服地描劃出前線人員在災難下的深刻犧牲。劇中男女主角的矛盾是因為一時的誤會,與「天鴿」無關;他們的和好也無須在「天鴿」的背景下才能發生。他們的問題,是男主角忘了對方的生日、寧願跟朋友吃喝玩樂也不願陪女朋友,女主角聽信一個陌生人的片面之詞也不相信自己的男朋友;事實上,在經歷「天鴿」這「有紀錄以來最強的」風災後,他們的焦點不是對方的安危、不是害怕今生今世從此失去對方,而是男方在風災前是否已移情別戀。若說是因為「風災期間因工作無暇相見」去跟對方解釋,那亦不見得待災難後再解釋造成多大影響。於是乎,災難下前線的「犧牲」並沒得到深刻呈現,「天鴿」中的「苦難」於是顯得更輕描淡寫,影響了整體的「感動」。

 

「天鴿」是不少澳門人的心結,也是澳門不能忘記的教訓。我絕不否定「天鴿」中有令人感動的好人好事,但以此為主題的作品不免會勾起一些觀眾對災難的記憶與感受,特別是「天鴿」發生至今亦不過短短數年。而《天鴿.情》的呈現形式令人難以代入,男女主角的核心矛盾亦未能與天災緊密相連,令人難以感受到當中的偉大,舞台選擇亦令人只能單向接收這些災難的選段,因此共鳴感被大大地削弱。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綜觀而言,以「災難」為題材的作品並不少見,有的為觀眾帶來不同的思考,有的則為觀眾排解傷痛。但究竟藝術作品要再次呈現災難時應如何處理,以帶來深入思考,值得一起討論。

 

(文章轉載自「評地」)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澳門劇評人、自由撰稿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文學碩直、文化管理文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