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是時候追夢!」——談金夢劇場2.0《時間沙漏》
文︰司徒智銘 | 上載日期︰2023年8月23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主辦︰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嘉峰臺中心
演出單位︰金夢劇團 »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賽馬會黑盒劇場
日期︰6/8/2023 3:15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這句對白,出自電影《練習曲》(2006),也是該部電影在宣傳海報上所用的標題。後來,有人出版了兩本書,都是用這句話作為書名的開頭。再後來,有樂隊寫了一首名叫《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究竟有甚麼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再做呢?而因甚麼事,你明知道有些事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做,你現在仍不做呢?有些事,現在不做,這一輩子真的不會做嗎?

 

這個暑假,筆者有機會在8月6日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觀賞金夢劇場2.0《時間沙漏》的演出,讓以上的問題,找到了答案。

 

「故事扣連舊情懷,演出富有感染力」

 

是次節目既是演出,也是一種社會服務的呈現。「金夢劇團」是由十多位退休人士及長者組合而成的演出單位,在導師、導演及編劇林學賢先生的帶領下,共同創作出一齣以「時間銀行」和「社區故事」為背景的故事。由於「時間銀行」的概念在本地仍未被廣泛認知,所以在劇中少不免會有向觀眾介紹的內容。簡單而言,「時間銀行」是一種社區經濟模式和社區平台,透過做義工的方式,用自己的時間、知識或技能去幫助區內有需要的長者或居民,互助互惠,繼而成為一個互助網絡及平台。而全劇根據「時間銀行」的設定,緊扣著許多社區回憶和本地情懷,並見其資料搜集之廣、情真意切之深。

 

是次故事在「蒲友基地」(故事中的「時間銀行」活動中心)發生,以「新蒲崗」作墊,訴說一群「蒲友」的日常故事,結構簡單且清晰,一段接一段,如新人「入會」、經營困難及日常難題等。其中更加入不同的活動,有歌有舞,盡顯一班演員的多才多藝。編導活用演員的個人特長及元素,再加以發揮,形成一個個鮮明又討喜的角色。有些場次,演員更與觀眾直接互動,解釋「爵祿街」的命名是取飛機「著陸」的諧音而成的,觀眾在互動之中甚為踴躍,氣氛甚好!

 

故事著力探討「去留」與「離合」。移民的話題在「蒲友基地」也是彼此間的日常話題,「那個誰」走了一個又一個,留下來的人儘管不捨,也只能尊重他們的「選擇」。直到這個問題牽扯到自身,才知道作出抉擇時的掙扎。主角德哥(黃志德飾)擔任「蒲友基地」主席,同樣面對著「去留」的困擾,後來逐漸被身邊的「蒲友」察覺出不妥,最後才開心見誠與他們坦白,並好好作別。而這難道不就是香港過去數年的日常嗎?如今放在舞台上,透過由長者去演繹這個故事,為這傷感的「離別」添上了一點釋然。留下來的人,更應珍惜時間,珍惜眼前人。

 

「設計簡約,風格多元」

 

筆者觀看的場次接近全院滿座,觀眾都表現得十分期待!坐在座位上,映進眼簾的佈景及舞台設置以「簡約」和「象徵」為主,佈景用藍、白、黃等顏色的布幕作間,這些顏色除了呼應「時間銀行」的代表色,同時也好像連結了不同層面的人事物——布幕上掛著大小和高低不一的紙飛機,喚起觀眾對於舊啟德機場的回憶,那時人們在街道上行走、天台上晾衣服還是在家裏看電視,都能聽見飛機在九龍城上空略過的引擎聲和畫面。高高低低的紙飛機仿似象徵著此地的起落、時日的變遷和人們的離合,看似簡單的佈景卻能帶出不同的想像。

 

燈光轉變,演員逐一出場,十多位長者帶著節奏及不同的形體動作說出不同的時間單位,有數字、分鐘、星期、月份及年份等……頃刻,整個劇場被塑造成不一樣的時空,這裏的時間沒有被定義,只有存在,亦能刺激觀眾想起一些對自己別具意義的「時間點」。看著演員遊走在舞台之上,時而聚集,時而散開,這由豈不是在人生舞台上與別人擦肩而過的瞬間呢?不論初相識或是舊朋友,彼此必定會有聚有散。腦海不禁浮現一個想法:「時間到底是以甚麼形式在我們生活中呈現呢?」日夜交替,週而復始,時間從我們身體和思想的轉變上留下痕跡,人會老,老了會越容易「忘記」,容易忘記最近發生的,卻時常記起往日經過的,這就是那名為「時間」的魔法吧!是次節目名為《時間沙漏》,好像要提醒觀眾,時間必定會逐分逐秒地漏走,與其執著過去或擔憂未來,不如認認真真珍惜現在,活在當下,但凡錯過了一秒,也無法重來!

 

此外,導演在中段安排了一段「剪影」表演,描繪出城市面貌的變遷,配合著朗誦關於「夏日」的詩句,為演出帶來不一樣的詩意;在後段,導演安排演員伴隨著《青春常駐》的音樂再作形體演出,這次沒有任何話語,只有實實在在地執行動作,仿似在回應第一段形體表演,向觀眾表達現在不需要再去計較時間的長短或多少,因為在時間的洪流之下,沒有人是不會老的,沒有事物時不會改變的;縱使我們多麼希望「舊人」和「舊情」能夠停留,但我們清楚明白這不會發生,所以倒不如真真切切地過好眼前的一秒!

 

「歲月不饒人,他們也未曾饒過歲月!」

 

整體而言,此劇在技術層面不能與其他專業劇團作比較,亦不宜去作比較。全劇長約有45分鐘,以長者為演員,除了要說故事,還要兼顧形體表演,加上場景轉換不少,對演員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但他們都一一完成了!雖然演員在節奏、台位或對白上瑕疵,但筆者卻被他們那真摯的情感打動,筆者非常欣賞這群長者以及主辦單位的勇氣和用心。

 

回到最初的問題:「究竟有甚麼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再做呢?」其實有很多事請只要一錯過了就未必有機會再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然;「因為甚麼事,你明知道有些事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做,你現在仍不做呢?」答案可以有很多,但相信都離不開「現實問題」、「經濟考量」或「家庭負擔」之類,這是普遍的現象,但你卻能從中找到甚麼對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有些事,現在不做,這一輩子真的不會做嗎?」對於你或我而言,答案雖然一定不同,但今次演出帶給了我們一點啟發,就是只要我們仍有夢,年齡不會是阻礙!勇敢踏前一步,找尋屬於自己的舞台!

 

人老了,是時候去追夢!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自小喜愛戲劇藝術,在學時副修表演藝術研究。近年積極參與舞台劇及微電影製作,擔任監製、導演、演員、行政、戲劇評論及藝術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