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再18種發聲與失聲方法》談藝術科技與現場表演的融合
文︰陳瑋鑫 | 上載日期︰2022年8月1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再18種發聲與失聲方法》(照片由東九文化中心提供)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30/7/2022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其他 »

表演藝術從來都是最包容、最會應用不同科技的藝術範疇,好像當代劇場內不可或缺的各式舞台燈光、收/擴音裝置、吊桿系統與投影設備等,盡皆是科技應用的日常好例子。不過當近年「藝術科技」一詞被寫進香港的文化發展綱領內,本地高等學院一時間爭相開辦有關課程,不少演出也被冠上這個標籤,彷彿科技才是當下表演藝術的神仙棒。預計明年落成的東九文化中心,更是打正旗號要成為一座主力發展藝術科技的表演場館。

 

然而,怎樣在表演內加入科技應用,令藝術作品有所提升,卻似乎一直缺少討論。近日由東九文化中心呈獻的節目《再18種發聲與失聲方法》(下稱《再》),正好為藝術科技如何結合現場表演作出了一個不錯的示範。

 

根據主辦方康文署的官方新聞稿,《再》是一齣「由本地媒體藝術家梁基爵透過全新研發的機動裝置和電子敲擊樂器,探索創造聲音與靜音的課題,為觀眾帶來充滿視聽感官刺激的互動演出。」乍看這句描述,未看過節目的朋友可能會想像這是一齣有大型機器、兼有不少人機互動演出的實驗音樂會。

 

無疑,梁基爵過往不少劇場作品都有應用不同的互動媒體/機械,去跟他主創的電子音樂碰撞實驗,不過我認為梁及其團隊今次根本志不在透過科技去為觀眾帶來感官刺激,而說到針對聲音與靜音的探索,就更加只是表面的一重煙幕;與其說是作品要探索發聲與失聲,其實讓人(至少我)聯想到的更多是有關記憶/歷史/文化的建立與消亡,甚或是有關操控(自主)與被操控(不由自主)的生活日常。

 

整個節目以模擬Chatbot(聊天機械人,最早出現的AI應用)的發聲解說作主持,拋出有關發聲與失聲的思考及方法去串聯各個段落;各段落間沒有明確的敘事或主線連繫,有四位敲擊樂手與兩位舞者同台演出的片段,也有個別樂手以揮舞不同物件作出的獨奏及合奏,再配合屏幕上的影像,交織出各式意象。其中令人相當深刻的一段,是兩位演者將球、路牌、高跟鞋等不同物件丟進他倆站著的平台之下,當經過觀眾看不到的感應器時,平台前的影像就會呈現一本書跌入水中的畫面,彷彿在展示物件(文化符號)被消滅,化成書本(歷史書寫),然後石沉大海……

 

《再18種發聲與失聲方法》(照片由東九文化中心提供)

 

我特別欣賞《再》即使用上了不少感應裝置(如動作捕捉)及電子聲效處理,但處理上並沒濫用,除了那幾部會在舞台上行動的收音車有點刻意,很多科技機關都以實用的角度去架設,隱身在表演背後,盡量將科技介入置於觀眾視野之外。最明顯(甚至我認為是最聰明)的處理,是梁基爵在全程演出中,都是在舞台佈景後與一支機械臂即時進行音樂/效果的演出及調整,觀眾只能靠架設在舞台上方鐘擺的現場攝影機,才能一窺他的高科技工作台。如此設計,強調了這場藝術科技的展演,科技只是一種手段、一門工具,放在前頭的應該是作品本身,要以藝術先行。

 

畢竟真正的藝術科技,藝術往往先於科技。真正有意思的作品,兩者應該互相刺激與補足,有機地融合交流。希望當東九文化中心順利建成開幕後,能夠有更多像《再》般有意識地應用合適科技去創作的藝術作品,而非一些借藝術之名而自我感覺超越的科技博覽示範表演。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評人及表演藝術研究者,自1998年起於港澳不同媒體上發表有關劇場、舞蹈及視藝等評論與專題文章。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2015-2017)及香港舞蹈聯盟《舞蹈手札》編輯(2020-2021)。現職大專講師,並分別為香港舞蹈年獎、香港小劇場獎及 IATC(HK) 劇評人獎評審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組顧問及舞蹈、戲劇、藝術評論界別之審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