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聯繫》和《如此變奏》尋找到的「信任&迷惑」
文︰梁子 | 上載日期︰2021年12月13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信任&迷惑」宣傳圖(轉自大館網頁)
主辦︰大館
地點︰大館監獄操場(《這些聯繫》)、大館當代美術館3樓展廳(《如此變奏》)
日期︰27/11/2021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其他 »

劇場最簡單定義是有表演看的地方,進一步就是有表演者有意識地做著一些事倩要讓別人觀看,而期間有些人正在觀看表演者。這是十分簡單的關係。近些日子,大館就著「信任&迷惑」這個命題,邀請了來自德國的藝術家Tino Sehgal帶來了兩件重要現場作品(大館的簡介如是說)。所謂的現場作品,對於筆者來說其實是劇場作品,其中在大館監獄操場展示的《這些聯繫》更具環境劇場的特色;而在大館當代美術館3樓展廳的《如此變奏》則發生於一個特定的空間而與觀者產生聯繫。

 

《這些聯繫》找來了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國籍的人來擔當表演者,每場演出大概動20人左右,當中有團隊的帶領者,他們會在大館監獄操場內忽然出現,然後以不同形式穿梭其中,有些時候是一個一個走出來,或獨個人,或成兩三人組合,或坐或站,在場內的人旁邊成了定格;有的時候會橫列一起慢行;有時候會聚首一堂,啍著調子;有些時候還會一起躺在一起,成了一團……有趣的是,作為觀看者,很容易發現他們其中有著帶領者,有點像「估領袖」的遊戲。筆者想是他們大概排了好幾個不同的呈現模式,每一場的演出就憑著帶領者對於當下的情況,如觀眾多少,甚或是與觀者的距離,而決定以哪一個形式呈現,用以能吸引觀看者的注視。

 

這一點是蠻重要的,要知道這個作品就是要與當下的環境和觀者產生關係。在大館監獄操場內的人,並不一定是衝著要看這個作品而身處於這個空間的,他們有的是來參觀的人,有的是在休憩的人,有的是偶然路過的,當然也有像筆者一樣是要來看個究竟的人。那麼要如何引發各式各樣的人,來與這個作品產生關係呢?這個過程的確又如展覽的命題般「信任&迷惑」。首先是場演出團隊人數多力量,這是聚了一伙人在場內做點甚麼,就能引起別人的目光,那管你是因為甚麼而在這裡,都一定會被他們勾起了好奇心。因應那好奇心而生起了迷惑,他們究竟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接著,便是他們不同形式的呈現,然後當你的目光與他們其中一人接了軌,他便會向你走來,在你耳邊說說他們的故事。過程中,你或會聆聽了三至五個左右,由不同人向你說的故事,這些故事聽來都是來自他們的個人經歷,當中有他們的身世,他們與家人的關係,他們與情人的關係,也有他們的人生歷奇,乃至對生離死別的體會……這些私事,要有多「信任」聆聽者才能和盤托出?

 

「信任&迷惑」就在當下的劇場發生,這場的表演者與觀看者之間的連繫就只有瞬間,但來得十分美麗。然而,演出過後也向一些表演者訪問過,有些時候也會觸礁,例如誤以為與在場的人對了眼,又或觀者會不停問他們問題,讓他們處於答與問之間,而不能好好述說故事,又或是說罷故事,會冷冷的接收到一句為甚麼要向我說這些……縱然如此,筆者還是認為這個作品依然美麗。

 

還要說說在大館當代美術館3樓展廳的《如此變奏》,那是近乎漆黑的空間,進入之前職員便會先預警觀者需在場內待一會兒,瞳孔才能適應。那是蠻刺激的,進場後甚麼也看不見,但你會聽悅耳的吟唱,表演者在場內不同旯旮,以不同的姿態唱著調子,但也得要看當下你是甚麼時間點進場,因為有些時候是靜默的,那就是你在不同的時間點進場,第一刻的感受也會不同。表演者會啍著不同格調的旋律,作為觀者或許你也能參與一部分,筆者就嘗試了也哼起了他們的和音部分,幸然沒有打亂了他們的演出。不過,後來他們唱詠著一些輕快的,也會主動來到觀者身旁,手舞足蹈,似是邀請觀者一起舞動。為甚麼說是「似是」,不要忘記那是蠻黑暗的環境,觀者就只見到身影,加上觀者都能在場內自由走動到不同空間的,有時還可能會分不清誰是表演者,誰是觀看者。這也是這個作品蠻吸引人的地方,「信任&迷惑」在這作品中亦不言以喻了。

 

綜觀這兩個甚有劇場味道的展覽作品,還是得以「美麗」來形容。美麗在於它們很能把現實中往往只有迷惑,而沒有多少信任的人群打破,然後在劇場這個相對安全的空間和時刻,把迷惑都演化成信任。藝術,乃至劇場需要存在於人類世界,其中一環就是安撫著我們的心靈。與此同時,我們也該得要思量一下,人類為甚麼會是如此的人類。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戲劇/劇場工作者,發掘以不同面向回饋戲劇和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