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周凡夫先生
文︰張少鵬 | 上載日期︰2021年7月14日

 

主題︰懷念周凡夫

剛剛想起認識周老先生已經有差不多20年了;小時候剛剛學習音樂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一位香港樂評人在澳門在做有關藝術評論的工作,那時候,年少的我作為樂團一員首次踏在歐洲大陸著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台板上,隨團的老師中已經有周老師的身影,說實話,當時並不了解他的工作。


長大後,去了德國讀碩士,那時候的課目與藝術沒有關係,但是因為以前小時候一直的訓練,最後與當地的歌劇院樂團一起在咖啡館演奏了近一年的演出,發現音樂與生活的距離是很近的,在異國的衝擊之下,開始反思音樂藝術的重要,說白了,就是生活的另外一條路徑,也成為了往後一直在追求的多元主義。慢慢地,在與澳門的對比後,開始去反思為甚麼生活會有這種矛盾存在,是甚麼原因導致我們的生活變得單一呢?


所謂的生活目標,原來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見解,最後就是多樣性的轉變,社會的包容度成就了人的各種可能。從德國的生活開始,開始執筆撰文,一寫就十來年了,那時我才知道,原來這種東西叫「藝術評論」,也就慢慢開始了解周老師的工作。


回到澳門後,在本身的學術工作外,也用了不少時間在藝術方面學習及搜索,也參與了不少澳門以及國內外的演出活動、展覽等,在澳門的劇院中,不時看見周老師的身影,也會與他閒聊數句,他總是喊著我「少鵬老弟」;疫情之前,有一次在音樂會完結以後,相約吃飯閒聊,他問了我一句 「你認為藝術評論能夠給你甚麼?」我當刻在想,是我思考的結晶,也是我生活的託付甚麼的, 「必須記住你自己在當中獲得的收穫就可以了。」


或者,這也是我所了解的多樣性,其實為了書寫藝術,必須要花費不少時間,但是它帶給我的收穫,就是一塊認識我自己的一面鏡子,所以樂此不疲。然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或許它所帶出來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我們更需要包容不同的價值。

 

今天回想,雖然只是約三年前的回憶,但是後來辦藝術雜誌後,慢慢在藝術中找到了它的美妙之處,更懂得了包容、尊重,亦邀請了周老師幫忙做專欄作家,而每一次的專題,藝術愛情、藝術價值、文創十年及本年七月號的藝術教育,周老師也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具有深度、值得大家學習的思考文章,這些都令我受寵若驚,近甚者,在數天前還希望他寫一篇文章,更了解到周老師在生前仍然奮筆疾書,在思考藝術與文字創作之中主懷安息。


仍然記得當天他將《聽萬里樂—穿洲越嶺樂旅見聞》一書送到我手上,我翻開了兒時前往維也納,老先生描寫當時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澳門團隊獲得觀眾站立鼓掌達數十秒的一幕,憶起當時年少的自己與音樂結下的緣分,亦影響到往後的一生。


在此,再次感謝周凡夫老師這近20年的言傳身教,願藝術搭成的彩虹橋伴您一生。


(原載於2021年7月9日《訊報(週報)》)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專職大學學術研究工作,工餘藝術評論。德國埃爾福特大學維利‧勃蘭特公共政策學院碩士,前德國埃爾福特愛樂室內樂團單簧管演奏員。欣賞古典音樂,亦為菜農中學管樂團指揮,透過實踐了解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係。雖學無止境,仍喜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