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對話當代——評本事劇團《崔氏》
文︰陳韻妃 | 上載日期︰2021年2月19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主辦︰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演出單位︰本事劇團 »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日期︰2021/1/16 14:30
城市︰臺北 »
藝術類別︰戲曲 »

本事劇團為臺灣戲劇團體,團長邢本寧(1981-)於2012年成立。邢為新生代戲曲編劇[1],以京劇為創作對象[2],題材和演員與之相關,這因其長年觀看京崑表演、研究所論文方向,與「京崑程式規範最為嚴謹」[3],比起別的劇種,實驗顛覆的空間較大,效果也較明顯等緣故。常關注幾個問題:戲曲、戲劇核心是什麼,古典文本如何演繹當代精神,傳統功法怎樣煥發新的身段語彙。原訂2020年3月推出《崔氏》,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至今(2021)年初才開演[4]

 

《崔氏》改編京劇〈癡夢〉,後者出自朱買臣休妻故事,過往有元代《朱太守風雪漁樵記》雜劇、明代《爛柯山》傳奇,現在著名演出有崑劇、梨園戲,京劇〈癡夢〉乃荀派花旦孫毓敏自崑劇同名折子移植成單場戲。〈癡夢〉敘述書生朱買臣原妻崔氏,因朱窮改嫁卻遇人不淑,後聽聞買臣得官,欲破鏡重圓。《崔氏》演現今社會一個歌廳過氣女歌手Tracy的情感、工作等面向。

 

戲曲文本精華

 

編劇掌握〈癡夢〉的戲核「癡」字作《崔氏》主題,描繪人想像未來或耽溺過去不可自拔地癡狀,藉以逃脫現實殘酷,成為角色特色。之前作品《碰老戲-四郎》也如是,取京劇《四郎探母》楊延輝/四郎滯留遼國之「受困、困頓」狀態,呈現現代人的生活困境。這種「草蛇灰線」作法,新舊戲保持隱而不顯關係,說明了傳統戲的精華仍能與不同時空對話,新劇則含原戲內裡,古典又有創意。

 

兩劇具共同點,仍因時代變異有差別,首先是Tracy/女性經濟能力之提升,在人際關係中較古代女子掌握更多主動性;其次經驗擴大,主角職場不利、情感創傷或漸趨衰敗肉身,任一項都是我們可能遭遇的情形,相較舊作侷限在婚姻離合範圍,觀眾更容易理解前者。

 

這是現代劇本,大多用舞台劇口吻和演法,僅保留少部分京劇唱唸,可視作敘事方式相應時代,貼近目前生活,另方面就是唱唸做打程式被弱化甚至解散,刻意與戲曲表演隔開距離。

 

流行歌的功能

 

此戲角色的職業,需演唱歌曲,歌單的選擇和特色[5],反映了製作群約是六、七年級生之年齡,以此為界建立曲單,橫跨二十世紀30至90年代,再配合人物、演員性別和擅長語言,主要選女歌手、國語流行歌,情愛悲歡、人生領悟和特色民謡等內容,情歌為最大宗。

 

開頭用京劇〈癡夢〉【二黃慢板】「憶往事眼前又現我那買臣的身影」局部唱段,簡略道出主角情事回憶,標示音樂時代性,也滿足有些觀眾想聆聽京戲的一點渴求。比起現代流行歌,京劇已成一種「遙遠的樂聲」,它占歌曲總數量約十分之一,因此音樂設計者用多數人熟悉的,尋求最大共鳴。結尾【月如鈎】,Tracy在唱過那麼多別人的歌,終於迎來自己主題曲,最後「為我而唱」,從荒廢場景/舞台人生上,從容謝幕。

 

歌單裡除主題曲外都是現成曲子,占十分之九,不像戲曲唱段在抒懷美聽外,有很強的敘事性——為劇情服務,此僅抒情功能。本戲是獨角戲,只講述台詞會使場面單調,畢竟不同相聲,講究精練語言的節奏、高潮去達成效率和結果,歌謠可以調劑觀演疲乏。以及很大程度調動觀眾記憶,當熟悉弦律響起,聽的人自動進入當時聽歌情境、塵封時光,陶醉在歌聲中。但歌曲中斷敘事,導致劇情破碎卻是事實,且部分選歌(如【長城謠】)用意不明,似乎為歌而歌,徒然無功。

 

多元演藝背景

 

京劇演員黃宇琳飾演Tracy,其學藝養成於京戲兼涉他種表演藝術[6]。本戲採舞台劇演法為主,人物造型、音樂與舞台設計,均是時下風格。而對演出者之要求,單人獨白,時要分飾多角;歌唱傳情,在各種曲風、語言和嗓音切換;與觀眾互動,做好防疫措施,近距離帶動氣氛,綜合來看,不是單一能力者可以因應。不過,是否京劇出身者才能勝任?

 

就演出條件而論,我認為影視、劇場出身者亦可取而代之(至於戲中所用京劇唱唸身段,僅少數,模仿學習不是難事),如此說並無貶意。常言在某位置、領域要做到「不可取代」,但反過來,那會不會是能力偏狹、設限門檻無以寬廣的說詞?當宇琳卸下程式、站在非戲曲舞台時,表演沒有格格不入,其身上多重演藝養份融合後,如一般演員自然。「換人演」的講法,不只是被替代意義,重點在她不受限戲曲,已發展出轉換其他跑道的可能,得以和別種背景的演出者競爭,未來觀眾要看的就是這樣既專且廣的演員。

 

「過去是一口井水,我們從中汲取結論,以便採取行動。」[7]《崔氏》由京劇作品擷取精華,轉成現代故事,表演者需要多方技巧方能應付,很能凸顯個人特色。戲曲文本、演員改頭換面,以精魄融於當代議題的創作方式,發展空間還很大。



[1] 邢本寧就讀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期間,均主修傳統戲曲編劇。

[2] 本事劇團作品和邢本寧為他團編寫的有:2013年《三顆頭》、2014年《賣鬼狂想》(國光劇團邀請邢編劇,參與「小劇場.大夢想Ⅱ」)、2015年《碰老戲-問樵》、2017年《狼與一位名叫東郭的人》、2018年《碰老戲-四郎》(入選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戲曲夢工場」第一屆)。劇團邀請不同世代、藝術領域工作者,激盪撞擊創意,發展屬於時代性的劇作,創意推陳出新,常獲官方藝術活動青睞。

[3] 王安祈〈「戲曲小劇場」的獨特性──從創作與觀賞經驗談起〉,《戲劇學刊》第9期(2009),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頁103-124。

[4] 參看本事劇團臉書:

https://zh-tw.facebook.com/benshitheatre/photos/a.347699542014768/2709221159195916/?type=3&theater,文章日期:2020年3月15日,查詢日期:2021年1月23日。

[5] 參見本事劇團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benshitheatre/photos/a.347699542014768/3524803380971019/,文章日期:2021年1月18日,查詢日期:2021年1月31日。

[6] 黃宇琳(1978-),復興劇校(現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前身)第24期畢業,工青衣花旦,從學兩岸名家,2010年拜「青衣祭酒」顧正秋(1929-2016)為師,繼續深化旦角藝術。京戲以外,亦接觸其他劇種、曲藝、舞台劇與影視領域,於現代戲劇,深受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1955-2013)啟發指導,具有豐富跨界經歷。

[7]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頁15。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